姥姥是湖北武汉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来到东北沈阳、长春,跟随现役军人的我爸妈一起生活,并把我们兄妹四人带大。
那时候,姥姥有一头夹着银丝的短发,一对炯炯有神的双眼,皱纹虽已悄悄地爬上了她的脸颊,但仍给人以娴良知礼、温文尔雅的感觉。姥姥会做许多南方美食,比如,粉蒸肉、米酒(醪糟)、煲莲藕排骨汤、梅菜扣肉~~,让我们兄妹有机会一饱口福,让邻家同学羡慕不己,在我们兄妹眼里,姥姥就是无所不能的美食家。
六、七十年代是市场计划经济,凭票购物,食材还是比较匮乏的,虽然部队内部有特供,但我们家也不是经常能吃到姥姥用肉类做的美味佳肴,只有在年节时部队杀猪宰羊或者妈妈发“保健肉”(放射线医生)时,我们才能偶尔吃到猪肉或排骨。那时候,我们兄妹小而且特别馋肉,一盘肉菜上桌,姥姥和我爸妈都会把菜里的肉让给我们兄妹吃。记得有一回,哥哥在小河里捞回来许多小白漂鱼,姥姥收拾好之后,用油炸一下端上饭桌,瞬间便被我兄妹四人一扫而光,姥姥竟然一口没有吃到,今天想起仍然泪目。
姥姥做的“粉蒸肉”让人十分难忘。粉蒸肉是我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现在我还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做上一份解解馋。做粉蒸肉比较麻烦,由于那个年代商店里没有卖现成的粉蒸肉调料,这个就需要自己做。
我大概记得,姥姥是将大米炒成微黄色,用擀面杖将炒好的大米擀碎,可以略粗一点,放大料粉、干辣椒、白糖、盐~(还有什么已记不得了);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有时候是用排骨),放在容器里,倒入做好的粉蒸肉料、红豆腐乳等搅拌均匀;腌好的肉用大盘或碗装盛,一定将肉铺开别摞着放,否则不容易熟;上火蒸60分钟,此时粉蒸肉已经熟了,但为了更加好吃可多蒸10分钟,肉会变得非常香糯不腻,入口即化。我们家住在二楼,那时候没有排油烟机,每当姥姥做好吃的时候,都会打开窗户和走廊的门排烟,那独特的香味便会飘满楼道,一楼的同学冬生妈妈会笑眯眯地说:“又做好吃的了,真香。”
有一次,姥姥将做好的粉蒸肉放在蒸锅里热着,等吃饭时端出来一看,一盘肉少了三分之一,还好哥哥承认是他没忍住,品尝了“几块”。我从小就没有哥哥那么多的心眼,家里吃排骨的时候,哥哥都会把吃完的骨头放在我碗旁边,这是长大后妈妈告诉我的。
我姥姥小时候上过私塾,识文断字,她最喜欢看的是我爸的《内部参考》,有时我们中午放学回家吃饭,看到姥姥戴着老花镜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读报,竟然忘记了做饭。每当这个时候,姥姥都会安慰我们:“明天我给你们做米酒吃。”
姥姥做的米酒绝对正宗,在我们部队大院没有第二家会做。米酒做法相对比较简单、易学,我看姥姥是把大米(或糯米)蒸熟放凉,再将舅舅从南方邮寄来的酒曲子捏碎用水化开,与米饭充分搅拌均匀,放盆里按平,在中间挖一个小坑,盆上盖一块沙布和盖簾,放在阳光下或灶台上,几天后,当米饭中间小坑里出现甜酒水、酒香味很浓时,米酒就做成了。
这时候,姥姥会盛上一碗米酒,让我端给楼下的东升妈妈品尝。北方人(我除外)吃不惯这种米酒,冬生妈妈真心感谢并真心谢绝了这碗米酒。端回家后,只一眨眼工夫,这碗米酒就进入了我的肚子里,“巴达巴达”嘴余兴未尽。
都说南方人会煲汤,姥姥也不例外,我们最喜欢姥姥煲的“砂锅莲藕排骨汤。”我小时候,在长春市大街上很少能见到莲藕,但偶尔也能买到,只要遇到莲藕,我妈妈都会连同猪排骨一起买回来让姥姥煲汤。我家有一只深口的老款砂锅,姥姥把莲藕和排骨处理好后,放在砂锅里焖炖许久(我不知道汤里都放什么配料),用砂锅煲的汤,汤汁鲜甜,排骨肉也非常的软烂,莲藕的那种清香味,更是为这道汤添姿加彩。汤炖好了,把锅盖掀开,一股难以形容的香味就扑鼻而来,喝着一点都不腻,特别的好喝。据我妈说,在她小时候,姥姥经常给她做莲藕排骨汤,这也是武汉人最喜欢的一道美食。
七十年代末,年近八十的姥姥回到了广东从化大舅家生活,我再也没有吃过姥姥做的那些南方美食了。其实,我姥姥来北方生活已有数十年之久,她做的东北菜也特别纯正地道好吃,比如大骨棒炖酸菜、红烧鲤鱼、溜肉段~~,等过几天我再把姥姥拿手的东北菜介绍给友友们!
注:文中美食图片源自网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