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解放思想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随后,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相继发布,为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下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指出了方向。“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A关于东北振兴、*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实际,将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放在*振兴的突出位置,最终如期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过去的一年中,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省委省政府严格落实“四不摘”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深化改革,使得各项“三农”政策落地生根,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初,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九条意见”,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遵循。其中,是否做到解放思想,关系到能否对“九条意见”的深刻实践,关乎着*乡村振兴能否取得新突破,同样事关新一轮的*振兴。
一、观念认识上:深刻理解和把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继续破除长期固有的思想观念短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并提出,源自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所作的一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该报告实际上也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旨报告。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拨乱反正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完全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不断推进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胜利。新时代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作为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推动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之意,就是要从观念认识上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真正立足于*乡村振兴实际,实现解放思想在*振兴过程中的现实力量。
(一)将解放思想视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坚持解放
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邓小平曾经深刻地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较为严重。改革开放以后,*振兴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期,特别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东风下,*人民发扬敢破敢立的精神,不断实现思想观念取得新的突破。在*“三农”事业中,*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着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目标,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实现粮食总产量屡创新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已经成为*“三农”问题中的难点和痛点,如何进一步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点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后,A总书记心系东北振兴、*振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特别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解放思想要经常抓、反复抓。”
可以说,解放思想是*乡村振兴实践等一切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其不仅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激发*振兴活力的基本逻辑。在推进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也就不可能突破固有的思想观念短板,更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二)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检验*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
条件,其决定了解放思想的成效。作为解放思想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深刻地强调:“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乡村振兴要立足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将其作为推进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现状。一方面,要明确*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做全国现代化的标头兵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因此,始终坚持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的“四个农业”发展方向,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另一方面,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的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广大农村共同富裕依然存在短板,返贫致贫现象风险依然存在。如何多举措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这就更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针对性的有效方法。简言之,*乡村振兴的发展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其战略定位,进一步为*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又要从细节上紧紧围绕*“三农”问题,逐一认真地加以解决。只有真正做到了一切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也才能让解放思想显示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要坚决反对将两者进行割裂的错误倾向。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是解放思想在于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活力,而并非仅仅局限于在思想的认识里打圈圈,更应当避免出现空谈和蛮干的错误倾向。要敢于进一步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将决策的出发点归结于具体实际,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的同时,开动脑筋,以行动回应想法,以实践检验真理,将解放思想真正的效能发挥出来。二是解放思想并不是要求各行其是,而是要正确处理好各环节的关系,在尊重差异、彼此解放的过程中取得共识。因此,要坚持全省农村一盘棋,在明确各个部门聚焦各自工作重点的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各自的关系,切不可出现“独自单干”和“闭门造车”的结果,从而真正实现全省“三农”工作的新突破。三是要特别注意,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要始终强化底线思维,明确政治方向,坚定基本原则。要明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针、大原则、大方向,坚持一手抓“解放思想”、一手抓“过线行为”,对涉及危害“三农”核心利益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对触碰党政国法的相关禁区更是坚决不容。
二、现实实践中:始终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推进乡村党建的自我革命和乡村革命的活力互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要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广大群众的解放和幸福视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党的自我革命和党领导下的社会革命相结合的伟大奋斗史。由于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决定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持续动力。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党—国家—人民的关系,则体现了高度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最重要的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必须要按照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一般经验,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将以党建促改革的深刻革命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乡村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积极推进乡村党建的自我革命和乡村革命的活力互动,就是要求进一步实现人的主体力量得以释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振兴发展道路上的决定性作用,这是推进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逻辑。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改革,以深刻的改革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是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一环。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打造高标准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时刻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进行自我革命,坚持以身作则。因此,要将政治标准放在考核党组织成员的第一位,坚持从严把关,进一步打好“能力作风建设”攻坚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基层党组织的体制改革,特别是要重点抓补齐“四个短板”,突破“三偏”瓶颈,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推动和实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形成。作为最了解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全面打造基层党组织的优质服务,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向。要真正树立起新时代农村的“标杆旗帜”,就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队伍年轻化、职业化、专业化、素质化建设。各基层党组织成员要将工作的重心全部用在“三农”问题上,结合当地发展的具体实际,科学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表。明确各党组织成员的具体分工,划分“责任田”,脚踏实地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注重实地考察,实现与百姓沟通零距离,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三是充分发挥党领导一切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合力”。坚持聚焦“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动力”的意识,创新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30条具体措施,尤其要积极克服重引轻育、重评轻用的观念,深化人力资本结构改革,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人才配套设施,制定行之有效的留人留才政策,为*留得住人才,聚得住人心;积极关注并利用政府政策、市场资源、社会团体、企业发展等条件,整合各类农业农村发展信息,充分活跃各生产要素,为农村经济发展赋能,激发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给予人民以更大的幸福和解放,进一步调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实现建设幸福农村的美好目标。推动和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做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而进一步激发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村社会的大发展。一方面,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为了人民,造福百姓。因此,要认识到推进乡村振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人民”来做的,这就需要将“三农”问题的落实进一步细节化、具体化。*省委省政府要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农业“十二项工程”,积极开展乡村建设“五项行动”,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四项计划”,建立健全城乡融合“五项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2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