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以红色旅游推动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革命文化的载体途径之一。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红色旅游热潮不断升温,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捧。据旅游大数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红色旅游搜索热度较上年同期增长176%。我市作为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地,必须紧紧把握宝贵的历史机遇,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彰显红色文化,开发红色产品,讲述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努力为全市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成为推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我市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一)革命底蕴“深”。我市是著名的红色圣地,无论是土地革命,还是抗日战争,或是解放战争,一代又一代的四明儿女打土豪、分田地,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据了解,我市共登记自大革命开始的在册烈士3249名,其中我市籍烈士2652名,无名烈士更是不计其数。如“左联五烈士”殷夫、柔石,“党章守护人”张人亚,“红色女特工”朱枫等烈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留下了许多红色故事。而这些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成为我们赓续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的不竭动力。
(二)历史价值“高”。自鸦片战争后至今的180多年间,我市孕育了很多特点鲜明的红色史迹,催生出大量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如五洞闸战斗遗址、庄桥烈士纪念碑、慈湖烈士陵园等。这些红色资源记录了我市革命建设时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所彰显的革命传统教育价值也较高,在全省乃至全国红色资源宝库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以余姚梁弄为中心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当时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新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红色资源“多”。我市红色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繁多。既有大批仁人志士留下的求索足迹、英雄事迹,如“‘浙东刘胡兰’李敏被敌人连刺27刀英勇牺牲”“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筹建及革命斗争开展”等;也有无数重大历史事件遗迹旧址、革命设施,如“镇海口海防遗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等;更有很多体现艰苦创业精神的人物事件、纪念场所,如“毛泽东批示纪念碑”“抗击‘八一’台风纪念碑”等。据初步统计,全市现存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426处,位居全省前列。这些丰富多样的革命文化资源为红色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分布覆盖“广”。据普查,全市红色资源遍布10个区(县、市),可谓村村有红色故事、镇镇有红色印记、县县有红色景区。如在镇海、北仑、象山,展现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的遗址俯拾皆是;在余姚、慈溪、奉化、宁海,反映播撒革命火种、传承红色基因的遗迹星罗棋布;在鄞州、海曙、江北,展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全国解放的遗存随处可见。这些红色资源,展示了我市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英烈英模人物,取得的标志性建设成就,为我市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我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一)抓住要点,优化红色布局。结合红色资源分布特征,依托特色小镇、风情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等旅游发展先行地,将红色旅游发展纳入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完善统分结合的推进机制,并不断加强对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引导,初步构建“一核两带五区”的空间布局。同时,各区(县、市)融合各自红色资源与旅游景点,建立定期协调联动制度,出台促进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9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