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王鸿先生给我的三篇文史资料,心里总觉得沉甸甸、热乎乎的,几多感慨、几多兴奋,还有几多感激,一起涌上心头。先生低调,笔耕不辍,一往情深地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令人肃然起敬。感人肺腑的文字,在我心里流淌——老一辈人的风采是美丽扬州的根基呀……
王鸿先生给我的三份史料涉及三个人:扬州市文化处首任处长张青萍,扬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博物馆馆长晏炳森,扬州市国画院画家薛锋。老前辈们对工作是那么执着,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一字一句转抄在笔记本上,不知不觉,泪花盈满眼眶……
我借花献佛,也想说一点前辈们对扬州历史文化建设功不可没的故事——
张青萍是文苑栽树育苗第一人,念念不忘挖掘扬州文化宝藏。有一次,他发现高旻寺的一个小屋内堆有木片,擦掉上面的灰尘,原来是一片片木刻雕版。“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贝呀!怎么能堆放在这里?”张青萍十分震惊。寺里当家和尚说:“这些雕版堆放在寺里已很久了,无人问津,有人认为是废弃木板,已拿了一些去烧水煮饭了。”张青萍当即向当家和尚交代,将这些雕版全部封存,等待市领导做处理。后得到市领导有力支持,拨了抢救雕版的专项资金,由古旧书店接手,从民间招到几十名能工巧匠进行维修整理。2006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当年老一辈人的发现和抢救,后果又将是怎样呢?这项珍贵的遗产还会存在吗?
晏炳森的一则趣味故事,事情虽不大,影响实在不小。有一次,晏炳森在东关街上听到一个女三轮车夫向乘客介绍东关街,不仅内容不靠谱,而且言词不准确,极易误导外地游客,随即严肃地说:“你刚才讲的不符合历史情况,明天这个时间,还在这里,我送一份材料给你!”回家后,晏炳森复印了一份介绍东关街历史状况的真实资料,第二天准时送了过去,那个女车夫被这位老专家认真和热心所感动,连连称谢,还特地从花店挑了一束鲜花,恭恭敬敬地送给晏炳森。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笔者到东关城散步,看到几位穿黄马甲的三轮车夫正坐在路口候客,其中有位女车夫热情地与我打着招呼,我便走上前去,与她闲聊起来。当谈到十年前她的同事送花给一位老干部时,她记忆犹新:“阿姨,你可知道那位老干部真了不得呀!他不但第二天亲自送来了东关街的历史文化资料,还再三嘱咐我们,如果以后需要扬州无论哪个景点的资料,他都会及时送到。他还希望我们把厚重的扬州历史文化宣传出去,让‘琼花一枝世无双’走向世界!”
薛锋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擅长山水,讲究笔墨,潜心追逐昔日的梦想。当年在低矮简漏的防震棚内,废寝忘食地梳理资料,用三年时间完成《简明美术辞典》这部70万字的巨著。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赞其是美术界一件拓荒的壮举。2010年,薛锋获中国文联颁发的“当代中国书法美术名家”荣誉证书和荣誉勋章。在深处逆境饱受磨难的环境中,老人家以顽强的意志,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成就了一颗无限热爱书画艺术的赤子之心。
三位老前辈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这些都是王鸿先生所知所感写下来的珍贵资料。他出于对故人的怀念和敬意,自觉承担起扬州文史的传承责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高尚无私的奉献精神,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曲艺、评书、木偶、扬剧,无不凝集着他们的智慧和辛劳,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朱月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