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惯性+
根据硅谷王川网文整理
1、不要根据别人的观点做决策
论乌合之众的数学模型: 英国学者 colin torney 发表论文: "集体系统内的社交信息使用和无感应性的演变",结论是: 一个动物群体对环境改变的反应往往不是最优化的。集体的惯性是预设的,当社交信息 (别人的观点)存在时,大部分个人会过于依赖这些信息,甚至对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完全没有反应,直到发生巨变而被淘汰。
2、多角度,多维度获取客观信息再决策
思维模型的匮乏的后果和体现是,对于各种外界事物分析判断,充满着可笑可悲的一厢情愿。
一厢情愿的一个原因是外界信息太多,因此只看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忽视对自己不利的反馈。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产生生理上的痛感,因此会本能的忽视。群体决策有巨大惯性时这几乎很难避免。比如一次大战德国一厢情愿的认为英国人不会干预奥赛战争,1990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时相信美国私下的不会干预的承诺。
3、决策能力来源于认知复杂度
大部分创业者最后都沦为被市场错误信号误导,浪费大量资源生产了市场不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赌徒。这种可让人倾家荡产的浪费,远胜于日常的大手大脚的开支。
尽管如此,人们因为严重的群体惯性,还是只愿花不到5%的时间和资源追踪研究市场需求,然后 95%以上的时间和资源去从事盲目的生产和工作。
没有在源头上的海量的,多样化的一手信息,所谓独立思考就是一种装b 的空话,仍然无法避免被各种噪音或者假象所裹挟的命运。
如果说这种行为,在信息获取成本较为昂贵的过去,还情有可原的话。现在还不断犯这种错误,只能说是懒惰和缺乏自我革新的意志力了。
这里需要的事上帝视角:出钱出力最多的人是怎么想的非常重要。
4、本质、本源、常识那些不变的根本性知识和思维模型才最有用
1/ 很多书籍没有价值,本质在于它都是一些数据和花边新闻的堆砌。
2/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于可以帮你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一些事件里面,抽象出更本质的共性和一般规律。
3/ 而如果这种本质规律,是一种矛盾性的规律,比如说短期对很多人有利,但是长期是个大坑的规律,就更有价值。因为很多人会为看得见的小利而不由自主的往坑里跳,这里有巨大的群体惯性,你就是苦口婆心地劝也很难听进去。
4/ 而真正理解本质规律的人,平时可以按捺住不为假象所迷惑,关键时刻才可以做出趋利避害的抉择。
人类简史一书还是太粗线条。而且作者缺乏实际商业经验。
5、个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获取高价值信息,分析高价值信息
从信息渠道而言,现在世界各地的所谓主流媒体的信息价值基本为零,很多时候是负的。
主流媒体本质就是一个牌坊,写文章的大多是些牌坊里面只会抄袭洗稿的小毛孩,如果传播低质量信息,它实际上不太会有立刻的负面后果,因为大众的群体惯性非常强大,忘性也很大。
记得Michael Lewis 的 liar's poker有名言, "Customer has a short memory. " (客户的记忆很短) 而交易员们互相鄙视嘲讽的一句话是: "You look like a customer! " (你看上去像个客户)
而为了某个大客户的利益制造一些刻意误导大众的叙事,才是主流媒体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对读者来说,一个保证高价值信息管道的替代方式,是关注社交媒体上各行各业的有价值的个人的信息输出。然后根据其 track record 调节权重。进一步可以再加入其 patreon 的频道,等等。
如果没有把收入的至少 5%投入到多样化的高质量信息输入管道的话,成为不长记性的客户,也就是必然。
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推特现在已经成为跳过所谓"主流媒体",直接获取高质量信息的重要源泉。三百个多样化的臭皮匠,胜过几个唱空城计的伪诸葛亮。传播低质量信息的臭皮匠,很快就会被淘汰忽略。
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不是简单的原始数据,比如某某公司上季度销售额,利润,等等。最有价值的,是能够在一个新的叙事体系涌现成型之前,能提前洞察,追踪和把握。有些人虽然掌握很多原始数据,但如果对新的叙事体系很迟钝,也是枉然。反之若提前把握新的叙事体系,即使一线信息不够精确,也问题不大。
6、群体惰性
最大的浪费,是把资源用于非瓶颈的产业上。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一是没有意识到瓶颈的存在或者看不清楚,二是消灭瓶颈看起来太费力了,三是群体惯性和惰性。
7、去芜存菁,但不能只有菁
刘老师:
“预先安排了冗余和低俗,精要就会沦为毒药。没有空地,房屋就是监狱。经典,就是高无杂度。
近代以来,胡适等人对经典的看法完全错误。因为他们都以为经典就是好和精。实际上,没有坏和乱的所谓经典是危险的。"
再引申一下,没有各种失败和被欺骗的投资经历是天真和脆弱的,而脆弱的思维模型是危险的。
对个人而言也许如此。对惯性极大的群体而言,撞死在南墙是命中注定的归宿。//@继耕继读:南墙是人最好的老师
8、间接方式,曲径通幽
在复杂系统的竞争中,为什么人们执着于正面攻击,而不愿采用"间接方式" (indirect approach) ? 思考了一下,可以列出下面这些原因。
1/ 幸存者偏差。普通人观察到的案例,成功者大多是不断正面强攻获胜的,因此会产生一个误解,这是成功的正确方式。但 99.99% 正面强攻而牺牲的案例,被有意无意的忽略,认为可以靠自身的更加努力来克服。这就成了 "不求于勢,而责于人"。
2/ 逻辑简单清晰。直接攻击逻辑简单,反馈迅速清晰,可以迅速判断进展。间接方式太多不确定性,逻辑迂回,很难服众。
3/ 时间压力。一旦有时间压力要出结果,慌不择路,任何间接方式的操作可能性,都被扔到窗外。
4/ 机构和群体的惯性。即使有个体看出间接方式的好处,但整个指挥链,供应链,等等,要想扭转思维来配合,会有极为强大和几乎不可克服的阻力。
5/ 低估系统内对于正面进攻的反抗的指数增长的潜力。习惯于正面进攻,有了榔头任何问题都是钉子,最后树敌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大,越用力导致更大的反作用力,最后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
在商业上的正面攻击,各种促销活动,本质是一锤子买卖,疲于奔命,还经常偷鸡不成蚀把米。间接方式,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常会有惊喜,而且后续可能会有以逸待劳,源源不断的收获。
9、想到了谢林点
闸门打开,水放出来,就不可逆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群体惯性只要还在自我强化,任何试图扭转它的努力,都是在白费力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