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施工方案简单版本(设备基础施工方案技术组织)

水泥厂普通专业设备,主要包括皮带机、拉链机、空气斜槽、配料称、提升机、风机、泵、压缩机等,其具有机械安装的通性,其一般安装工序如下:

设备基础施工方案简单版本(设备基础施工方案技术组织)

8.11.5.1施工条件

8.11.5.1.1 工程施工前,应具备设计和设备的技术文件

8.11.5.1.2 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压缩空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和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准备,并作出合理安排

8.11.5.1.3 工程施工前,其厂房屋面、外墙、门窗、内部粉刷等工程应已完工,有关的基础地坪、沟道等工程应已完工,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等,应清除干净

8.11.5.1.4 利用建筑物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力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核算,必要时应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

8.11.5.2开箱检查和保管

8.11.5.2.1 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参与下,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应做出记录:

8.11.5.2.2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8.11.5.2.3 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8.11.5.2.4 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8.11.5.2.5 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

8.11.5.2.6 其它需要记录的情况

8.11.5.2.7 设备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丢失等各种情况.

8.11.5.3 设备基础

8.11.5.3.1 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有验收资料或记录

8.11.5.3.2 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预留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8.11.5.3.2 需要预压的基础,应预压合格并有预压沉降记录

8.11.5.4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

8.11.5.4.1 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边缘线及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

8.11.5.4.2 互相有连接、衔接或排列关系的设备,应划定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必要时,应按设备的具体要求,埋设一般的或永久的中心标板或基准线

8.11.5.4.3 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与基础实际轴线或与厂房墙(柱)的实际轴线、边缘线的距离,其允许偏差为±20㎜

8.11.5.4.4 设备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要求:

设备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平面位置

标高

与其它设备无机械联系的

±10 +20

-10

与其它设备有机械联系的

±2

±1

8.11.5.4.5 设备找平、调正的定位基准面、线或点确定后,设备的找正、调平均应在给定的测量位置上进行检验,复检时也不得改变原来测量的位置

8.11.5.4.6 设备的找正、调平的测量位置,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宜在下列部位中选择:

8.11.5.4.6.1 设备的主要工作面

8.11.5.4.6.2 支撑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8.11.5.4.6.3 保持传动部件的导向面或轴线

8.11.5.4.6.4 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

8.11.5.4.6.5 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

8.11.5.4.6.6 连续运输设备和金属结构上,宜选在可调的部位,两侧点间距离不宜大于6m

8.11.5.4.7 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宜符合下列要求:

8.11.5.4.7.1 能补偿受力或温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偏差

8.11.5.4.7.2 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

8.11.5.4.7.3 不增加功率损耗

8.11.5.4.7.4 使转动平稳

8.11.5.4.7.5 使机件在负荷作用下受力较小

8.11.5.4.7.6 更有利于有关机件的连接、配合

8.11.5.4.7.7 有利于提高被加工件的精度

8.11.5.4.7.8 当测量直线度平行度和同轴度采用水平拉钢丝测量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5.4.7.9 宜选用直径为0.35~0.5㎜的整根钢丝

8.11.5.4.7.10 两端应用滑轮支撑在同一标高面上

8.11.5.4.7.11 重锤质量的选择,应根据重锤产生的水平拉力和钢丝直径确定

8.11.5.4.8地脚螺栓

8.11.5.4.8.1 埋设预留孔中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5.4.8.1.1 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无倾斜

8.11.5.4.8.1.2 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 地脚螺栓底部不应碰孔底

8.11.5.4.8.1.3 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少量油脂

8.11.5.4.8.1.4 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紧密

8.11.5.4.8.1.5 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2/3

8.11.5.4.8.1.6 应在预留孔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拧紧地脚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8.11.5.4.8.1.7 当采用和装设T形头地脚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5.4.8.1.7.1 T形头地脚螺栓与基础板应按规格配套使用,其规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T形头地脚螺栓》与《T形头地脚螺栓基础板》的规定

8.11.5.4.8.1.7.2 装设T形头地脚螺栓的主要尺寸,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8.11.5.4.8.1.7.3 埋设T形头地脚螺栓基础板应牢固、平整,螺拴安装前,应加设临时盖板保护,并防止油、水、杂物等掉入孔内

8.11.5.4.8.1.7.4 地脚螺栓光杆部分和基础板应刷防锈漆

8.11.5.4.8.1.7.5 预留孔或管状模板内的密封填充物,应符合所设计规范

8.11.5.4.8.1.8 装设胀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5.4.8.1.8.1 胀锚螺栓的中心线应按施工图放线

8.11.5.4.8.1.8.2 装设胀锚螺栓的钻孔应防止与基础或构件中的钢筋、预埋管和电缆等埋设物相碰 ,不得采用预留孔

8.11.5.4.8.1.8.3 装设胀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

8.11.5.4.8.1.8.4 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部的装设胀锚螺栓

8.11.5.4.8.1.8.5 胀锚螺栓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合规定, 钻孔深度可超过规定值5~10㎜,成孔后应对钻孔的孔径和深度及时进行检查

8.11.5.4.8.1.8设备基础浇灌预埋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5.4.8.1.8.1地脚螺栓的坐标及相互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设备基础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8.11.5.4.8.1.8.2 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部分应垂直,设备底座套入地脚螺栓应有调整余量,每个地脚螺栓均不得有卡住现象

8.11.5.5垫铁

8.11.5.5.1 找正调平设备用的垫铁应符合各类机械设备安装规范、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设备常用的斜垫铁和平垫铁按规定要求选用

8.11.5.5.2 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5.5.2.1 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8.11.5.5.2.2 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的下方

8.11.5.5.2.3 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

8.11.5.5.2.4 每一组垫铁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进行计算

8.11.5.5.2.5 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

8.11.5.5.2.6 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8.11.5.5.2.6.1 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且调平后灌浆前后定位焊焊牢,钩头成对斜垫铁能用灌浆层固定牢固的可不焊

8.11.5.5.2.6.2 承受重负荷或有较强连续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

8.11.5.5.2.6.3 每一组垫铁组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并不宜采用薄垫铁.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且不宜小于2㎜,并将各垫铁相互间用定位焊焊牢,但铸铁垫铁可不焊

8.11.5.5.2.6.4 每一组垫铁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用手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对高速运转的设备,当采用0.05㎜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底面之间的间隙时,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以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度或宽度的1/3

8.11.5.5.2.6.5 设备调平后,垫铁两端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斜垫铁宜露出10~50㎜.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8.11.5.5.2.6.6 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调平后,其垫铁均应与金属结构用定位焊焊牢

8.11.5.5.2.6.7 设备用螺栓调整垫铁,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5.5.2.6.7.1 螺纹部分和调整块滑动面上应涂以耐水性好的润滑脂

8.11.5.5.2.6.7.2 调平应采用升高升降块的方法,当需要降低升块时,应在降低后重新再作升高调整,调平后,调整块应留有调整的余量

8.11.5.5.2.6.7.3垫铁座应用混凝土灌牢,但不得灌入活动部分

8.11.5.5.2.6.8 设备采用调整螺钉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5.5.2.6.8.1 不作永久性支承地调整螺栓调平后,设备底座下应用垫铁垫实,再将调整螺钉松开.

8.11.5.5.2.6.8.2 调整螺钉支承板的厚度宜大于螺钉的直径

8.11.5.5.2.6.8.3 支承板应水平,并应牢固地装设在基础面上

8.11.5.5.2.6.8.4 作为永久性支承的调整螺钉伸出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小于螺钉直径

8.11.5.5.2.6.8.5 当采用座浆法放置垫铁时, 座浆混凝土配置的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应符合有关规定

8.11.5.5.2.6.8.6 当采用压浆法放置垫铁时, 其施工方法应符合规定

8.11.5.5.2.6.8.6 设备采用减震垫铁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5.5.2.6.8.7 基础或地坪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在设备占地范围内,地坪(基础)的高差不得超出减震垫铁调整量的30%~50%.放置减震垫铁的部应平整

8.11.5.5.2.6.8.8 减震垫铁按设备要求,可采用无地脚螺拴或设胀地脚锚螺固定

8.11.5.5.2.6.8.9 设备调平时,各减震垫铁的受力应基本均匀,在其调整范围内应留有余量,调平后应将螺母锁紧

8.11.5.5.2.6.8.10 采用橡胶垫型减震垫铁时,设备调平后经过1~2周,应再进行一次调平

8.11.5.6 灌浆

8.11.5.6.1 预留地脚螺栓孔或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8.11.5.6.2 预留孔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干净,灌浆应采用细碎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8.11.5.6.3 当灌浆层与设备底座面接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8.11.5.6.4 灌浆层厚度不应小于25㎜,仅用于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的灌浆层,且灌浆无困难时,其厚度可以小于25㎜

8.11.5.6.5 灌浆前应敷设钢模板,外模板至设备底座外缘的距离不宜小于60㎜,模板拆除后,表面应进行抹面处理

8.11.5.6.6 当设备底座下不需要全部灌浆,且灌浆层需承受设备负荷时,应敷设内模板

8.11.5.7设备安装

8.11.5.7.1 设备安装前,应了解设备的构造及技术要求,对需要现场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8.11.5.7.2 当进行清洗处理时,应按照具体情况及清洗处理方法,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和防火、防毒、防爆等技术安全措施

8.11.5.7.3 设备及零、部件表面当有锈蚀时,应进行除锈处理

8.11.5.7.4 装配件表面除锈及污垢清除宜采用碱性清洗液和乳化处除油液进行清洗.

8.11.5.7.5 设备清洗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如下方法:

8.11.5.7.5.1 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

8.11.5.7.5.2 对中、小型形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

8.11.5.7.5.3 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等清洗液进行喷洗

8.11.5.7.6 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8.11.5.7.7 设备零、部件经过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

8.11.5.7.8  皮带机的安装

8.11.5.7.8.1 组装机架(包括中间架和中间架支腿),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机架中心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3毫米;

b、中间架支腿的不铅垂度或对建筑物地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3/1000;

c、组装中间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中间架在铅垂面内的不垂度不应超过长度的1/1000;

中间架接头处左右.高低的偏移均不应超过1毫米;

中间架间距L的偏移不应超过±1.5毫米,相对标高差不应超过间距的2/1000。

8.11.5.7.8.2 托辊横向中心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3毫米。拉紧滚筒在输送带连接后的位置,应根据拉紧装置的形式.输送带芯材质.带长和起.制动要求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 对绞车或螺旋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00毫米;

⑵对垂直或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400毫米 ,往后拉紧行程应为往前松动行程的1.5—5倍(对尼龙.帆布带芯或输送机长度大于200米时,以及由电机直接起动和有制动要求者,拉紧行程应取大值)。

8.11.5.7.8.3 组装清扫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刮板的清扫面应与胶带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85%;

⑵回转式清扫刷子的轴线应与滚筒平行,刷子应与胶带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90%

8.11.5.7.8.4 带式逆止装置的工作包角θ不应小于70o ,滚柱逆止器的逆转角度不应大于30o 。

8.11.5.7.8.5 组装驱动装置时,粉末联轴节每一间隔中滚珠重量偏差不应超过规定重量的 1%。

8.11.5.7.8.6 输送带的连接方法按照说明书及技术规范进行。

8.11.5.7.9板式输送机的安装

8.11.5.7.9.1 组装机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 机架中心线对办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2毫米

⑵支柱的不铅垂度或对地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2/1000。

8.11.5.7.9.2 敷设轨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 轨道在铅垂面内的不直度每5米不应超过3毫米,全长不应超过5毫米;

⑵ 两轨道中心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2毫米:

⑶ 轨距偏差不应超过 2毫米:

⑷ 纵向不水产度不应超过1/1500,全长不应超过10毫米;

⑸ 轨道接头应平整,其偏移:左右不应超过1毫米,高低不应超过0.5毫米(铸造小车输送机轨道应向运动方向降低),接头间隙偏差不应超过±毫米

两轨道的相对标高差:轨距不大于500毫米者不应超过1毫米,大于500毫米者不超过2毫米(铸造小车输送机轨道的弯曲部分应向曲率中心一边降低)。

8.11.5.7.9.3 组装导轨应符合下列要求:

导轨中心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1毫米,轨距偏差不应超过 1毫米:接头应平整,其偏移:左右不应超过0.2毫米,高低不应超过1毫米:

接头间隙偏差不应超过 1毫米

导向面应平滑,不铅垂度不应超过10/1000。

8.11.5.7.9.4 组装铸造小车输送机的拉紧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移动轨道与固定轨道的接头应平整,其偏移:左右不应超过0.2毫米,高低不应超过0.3毫米;高出处应加工成不大于1/100的坡度;

移动导轨与固定导轨的接头应平整,其偏移:左右不应超过0.2毫米,高低不应超过1毫米;

拉紧装置的滑块与滑道应紧密配合,局部间隙不应大于1毫米。 

8.11.5.7.10斗式提升机

提升机机壳的不铅垂度不应超过1/1000,全高不应超过高度的1/2000,在每段接头外沿测量。

输送粉状物料的提升机的机壳各段接头应严密。

料斗中心线对牵引胶带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5毫米,料斗与牵引胶带的连接螺栓应切实锁紧。

牵引胶带接头可采用搭接式,搭接长度至少应跨3个料斗,连接螺栓中心距胶带端部不应小于50毫米,接头方向应顺着胶带运行方向。

牵引胶带或链条经调整到适当的工作拉力后,拉紧装置剩余的行程尖大于全部行程的50%

双链提升机两牵引链条应选配,使平行的两段长度一致。

拉紧装置的调节螺栓和滑板,调整时应灵活,不应有阻滞现象。

8.11.5.7.11螺旋输送机

8.11.5.7.11.1组装机壳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 各段机壳中心线对两端机座中心连线的不重合度应符合规定: 各段机壳中心线的不重合度

输送机长度(米)

3~15

>15~30

>30~50

>50~70

不重合度不应超过(毫米)

4

6

8

10

⑵ 相邻机壳的内表面在接头处的错位不应超过3毫米,机壳连接处应紧密

⑶ 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2/1000;

⑷吊轴承端面与连接轴法兰内表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规定。     

吊轴承端面与法兰内表面间的间隙

螺旋公称直径(毫米)

150,200,250

300,400,500,600

间隙不应小于(毫米)

1.5

25

8.11.5.7.11.2 螺旋输送机进料口.出料口与漏斗的连接处应紧密贴合,不应有间隙。

8.11.5.7.11.3 输送机组装后应转动灵活。

8.11.5.7.12 液压、气动和润滑管道的安装

8.11.5.7.12.1 管子的准备

8.11.5.7.12.1.1 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的管子及管路附件均应进行检查,其材质、规格与数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8.11.5.7.12.1.2 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的管子,宜用机械方法切割,切割表面质量、管子焊接的坡口型式、加工方式和尺寸标准等,均应符合国家标准

8.11.5.7.12.1.3 液压、润滑系统的管子,宜采用冷弯

8.11.5.7.12.2 管道的焊接和安装

8.11.5.7.12.2.1 管道连接时,不得采用强力对口、加热管子、加偏心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偏差

8.11.5.7.12.2.2 对工作压力小于6.3MPa的管道,其对口焊缝质量不应小于Ⅲ级焊缝标准。对工作压力大于6.3MPa的管道,其对口焊缝质量不应小于Ⅱ级焊缝标准

8.11.5.7.12.2.3 管道敷设时,管子外壁与相邻管道的管件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同排管道的法兰或活接头,应相互错开100㎜以上,穿墙管道应加套管,其接头位置与墙面的距离宜大于800㎜

8.11.5.7.12.2.4 管子与设备连接时,不应使设备承受附加外力,并不得使异物进入设备或元件内

8.11.5.7.12.2.5 管道坐标位置、标高的安装允许偏差位±10㎜,水平度或铅垂度允许偏差为2/1000,同一平面上排管的管外壁间距及高低宜一致

8.11.5.7.12.3 管道的酸洗、冲洗、吹扫和涂漆

8.11.5.7.12.3.1 液压、润滑系统的管子除锈,应采用酸洗法。管道的酸洗,应在管道配置完成,且已具备冲洗条件后进行,对涂有油漆的管子,在酸洗前应把油漆除净。

8.11.5.7.12.3.2 液压、润滑系统的管道,在酸洗合格后,应采用 工作介质或相当于工作介质的液体进行冲洗,且宜采用循环方式冲洗。

8.11.5.7.12.3.3 管道冲洗完成后,当要拆卸接头时,应立即封口,当需要对管口焊接处理时,对该管道应重新进行酸洗和冲洗

8.11.5.7.12.3.4 管道涂漆应按有关规定进行

8.11.5.7.13试运转

8.11.5.7.13.1 设备试运转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8.11.5.7.13.1.1 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管路等均应全部施工完毕,施工记录及资料齐全。

8.11.5.7.13.1.2 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检测仪表、安全防护措施及用具等,均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8.11.5.7.13.1.3 对大型、复杂和精密设备,应编制试运转方案或试运转操作规程

8.11.5.7.13.1.4 设备及周围环境应清扫干净,设备附近不得有粉尘的或噪音较大的操作

8.11.5.7.13.2 设备试运转应包括下列内容和步骤:

8.11.5.7.13.2.1 电气(仪器)操纵控制系统及仪表的调整试验

8.11.5.7.13.2.2 液压、气动和润滑、冷却、加热系统的检查和调整试验

8.11.5.7.13.2.3 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整试验

8.11.5.7.13.2.4 开始空负荷试运转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