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校开学典礼致辞讲话(22篇)

2021年高校开学典礼致辞讲话(22篇)
目录

1、大学的使命与法律人的责任 3
2、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争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一代新人 7
3、法大校长开学致辞:做有气质的法大人 17
4、做乌卡时代有定力的法大人 23
5、副院长?在安徽工商管理学院2021级MBA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6
6、公共管理学院路锦非教授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29
7、杰出校友在四川大学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32
?8、自强不息,行健致远,拥抱大学之“大” 38
9、为天地立“芯” 41
10、清华大学日新书院2021级开学典礼辅导员代表发言 46
11、创造分子奇迹?奉献美好世界 49
12、在服务与奉献中追求恒久的生命意义 51
13、感恩、热爱、拼搏 54
14、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在2021年度入学典礼上的致辞 60
15、初心如磐?青春逐梦 64
16、享受学习之美 68
17、理解现代国家治理,掌握多元知识体系 73
18、在北大历史学系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77
19、把青春奋斗融入民族复兴新征程? 82
20、大同之心,行以致远 88
21、立足时代?从新出发 95
22、重庆财经学院校长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训仪式上的讲话 99

大学的使命与法律人的责任
——2021年清华大学法学院开学典礼院长致辞
申卫星

亲爱的各位2021级新同学、出席典礼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新同学!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人生阶段性的“小目标”:加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成为清华法律人。我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向在座的2021级法学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这里,我要特别地感谢培养了清华法学双胞胎徐嘉和徐源的父母,实现清华法学教育历史零的突破。我想法一同学这四年不仅要努力学习法学知识,还要努力分清她们二人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正所谓,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从今天起,你们所有的成绩和荣耀皆已归零,你们又一次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多年后,当你们回忆起清华生活时,一定会想起今天,作为清华生活的起点,今天的天气、今天的会场、今天的你自己、今天坐在你左右的同学,连同你期待今天典礼后的晚餐,相信都会成为记忆中美好的印记。简言之,今天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奋斗的坐标。2021年,我们迎来了建党百年庆典,清华也迎来了建校110年的历史时刻。你们,作为这样一个特殊时刻的新一代清华法律人,肯定对未来的清华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清华大学法学院会带给我什么,我在清华的生活又将是什么样的?”今天我就与在座诸君谈两个问题:一是大学的使命,二是你们作为清华法律人的历史责任。前者回答清华能够给你们带来什么,后者则是需要你们思考,作为法律人,你们能给清华乃至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什么?
“大学的使命”,这是我作为一名从教29年的老师,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曾在2018年开学典礼致辞时指出,“大学是一个用美来塑造心灵的地方”,在这里你们将绽放自己美好的青春,各美其美;你们要懂得欣赏同学朋辈的精彩,美人之美;如此这般你们便可以在这个园子里相互砥砺,共同成长,美美与共;未来才能携手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天下,达致天下大同。今天我想继续强调大学的核心使命在于立德树人。我曾多次和我优秀的同事们感慨,身为清华教授最为幸福的事,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正所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虽说,老师是铁打的营盘,学生是流水的兵。但是每年每天和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交流互动,给我们的感觉却是常新的。身为清华教授,我们深知自己的价值在于为国育才,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你们法学知识,塑造你们法学思维,更要奠定你们正确、积极而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可能老师们不经意的一个笑脸,一句鼓励亦或批评,一封对论文发表或求职的推荐信,有时可能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这在我看来就是这个校园里最为美好的事业。如今已年过半百的我,常常会感慨做一名教师是多么美好而正确的人生选择。“若是人生重许愿,愿做辛勤一园丁”。当然,要让这种美好的机缘成为永恒的美好,需要你我共同努力,进一步思考如何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代里,谱写新一代师生关系和法学教育的新篇章。在这个问题面前,我们永远都是新生。
作为“年轻又古老”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因其“古老”我们有着丰富的历史可以挖掘和延续,因其“年轻”我们充满了创新的活力。我们坚持法学教育改革的三个面向:即面向国内的全面依法治国,我们要培养参与国家治理的卓越法治人才;面向国际斗争,我们要培养敢于并善于斗争的涉外法治人才;面向时代发展,迎接人工智能法学教育新时代的到来,我们要培养法律与信息科技交叉创新的计算法学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了“通识更实、基础更牢、专业更专、前沿更前”的教学改革“1141”方案。“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清华法学努力营造“爱读书、好读书、学术为尚”的氛围,使其成为一所令人尊敬的法学院。希望通过清华法学院的不懈努力,培养法学专业过硬、胸怀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法律人,延续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光荣与梦想。
作为清华法学院和老师们这一面,我们对你们的到来做好了准备,期待将我们的教学理念和立德树人改革在你们身上实践。那么你们呢?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希望你们不仅要有很好的法学功底、法治素养、法律思维,还应该有美丽心灵、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们怀揣光荣与梦想来到清华法学院时,除了鸿鹄之志和浩然正气之外,你们更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小事做起,从尊师重教、善待他人、爱人如己、甘于奉献的一点一滴细节做起,打磨自己的心性,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唯有过硬的专业本领与通达的人性才能真正承载你们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使命。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已无尤”。清华的生活将是一场修炼,愿你们静心潜行,过“人类高质量”的求学生活。你们要修炼心态,行稳致远,不“躺平”也不“内卷”地学习和思考;修炼品性,真诚待人,厚道万分不为过,一分机巧不可有;修炼意志,摸爬滚打,成长为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法律人,你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更在践行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带来了新的希望。2019年,我在给新生的开学致辞《你们来了,历史也就来了》中提到,在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之中,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每一代清华人的成长都是国家使命驱动的,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每个清华人的当下,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未来中国的历史。当祖国选择你的时候,你是否有勇气且有能力挺身而出,去代表国家并维护国家的利益?作为一群有为的青年来到清华,其实你们来了,新的历史也就由此展开了。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刻到来得这么快。中美贸易战、一场毫无防备的新冠疫情的爆发,凡此种种,后疫情时代的国家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都对你们提出了比两年前更高的要求。伴随最新讲话系列的力量对比和瞬息万变的世界局势,中国的国际处境已经发生非同寻常的变化,经历了时代场景的几经转换,中华民族走过了烽烟四起的战争岁月,跨过了筚路蓝缕的建设年代,迈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希望同学们可以如邱勇校长所要求的那样,深刻感悟中华民族的生命伟力,厚植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希望你们身怀历史忧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变局中抉择,在自强中奋进。“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期待着你们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无愧于清华的选择,不负于时代的使命。
再次欢迎各位加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法律人,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进,一起披荆斩棘,一起乘风破浪,在拼搏中赓续传统、在奋斗中开创未来。
最后祝福你们在清华园里美好而幸福地成长!谢谢大家!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争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一代新人
——党委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姜沛民

亲爱的2021级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线上线下欢聚一堂,隆重举行中国农业大学2021级本科生、研究生开学典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热烈欢迎2021级全体新生同学们。孙其信校长和其他三位校领导,因参加中央党校专题培训不能参加今天开学典礼,特委托我代为表达,谨向新生同学们表示最诚挚的祝贺!热烈欢迎你们走进中国农业大学,成为新时代“农大人”中的一员!祝贺你们以优异的成绩跨进这所拥有百年历史、饱含红色基因、走在高校前列的大学殿堂,加入我们这支爱国奉献、强农报国的队伍行列!也向每一位入学的新同学表示最美好的祝愿,祝愿你们从今天开始,在中国农大这个美丽校园里开启新的人生征程!
2021年,是我们党百年盛典,在共和国的发展历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同样,2021级全体同学也是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的一届新生。国家正在开启新的百年征程,你们此时加入中国农业大学正逢其时。
开学在即,同学们对新的大学生活、新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与想往。同学们走进中国农大,首先要了解农大办学的光辉历史和所承担的初心使命,了解我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和“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校风”,这将成为同学们开学的第一课。
    首先,同学们走进中国农大,就要充分了解农大的办学初心。
我们农大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在山河破碎的清末民初建校办学,正因其历尽艰难屈辱才激发了农大人强农救国的志气。大家知道,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是,西方列强频频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强迫中国割地、赔款,烧杀抢掠,为所欲为。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戊戌维新运动曾试图变法图强,最终也以失败告终,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在北京惨遭杀害,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为救国救民而抱恨终天。京师大学堂成为百日维新的硕果仅存。在一批有识人士的推动下,1905年秋,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终于获批创建。然而直至1910年上半年才招收最早一批新生17人,1913年9月再度招收新生41名。1914年2月,农科大学独立出来建立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在困境中顽强生存,但因北洋军阀连年混战,北京农专几度宣布关门、停课。1923年3月,定名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继续坚持“以改进农业及农民生活”“培养各种农业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抗战期间,学校辗转西北,历经艰难,一部分老师奔赴延安,成立了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后来改为农学系)。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决定,将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从解放区走来的华北大学农学院调整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开启了中国农大新的发展历程。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里,学校走过了颠沛流离、困难重重的艰难路程,但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共奋进,始终没有放弃“教民稼穑”的理想。
我们农大成长于国家和民族觉醒之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中探求真理,正因其经受生死历练才坚定了农大人许党报国的志向。中国农业大学拥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在长期办学的历程中,深深打上了革命的烙印。早在1919年,学校就作为参加“五四”运动的13所学校之一,在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大潮中率先举起“促农民之觉悟”“谋农业之改进”的“醒农”旗帜,始终站在“五四”运动前列。1924年,学校就成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先后有15位农大英烈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到20世纪40年代,曾任学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的乐天宇同志,辗转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成为解放区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和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开端,也成为今天中国农业大学的重要源头之一。1940年6月,为响应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急中央之所急,乐天宇同志在筹建生物系之初,就组织和主持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翻山越岭15个县,撰写了详细的考察报告,率先提出了开垦南泥湾的建议,引起了党中央重视。生物系师生“三下南泥湾”,为中央决策开发南泥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把昔日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望革命征程,农大师生始终保持着共赴国难、民族救亡的一腔热血,走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书写了光荣骄傲的历史,树立了许党报国的志向。
我们农大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在新中国“三农”事业中念兹在兹,正因其扎根中国大地才孕育了农大人爱国奋斗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农大”真正迎来了学校的新生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起,一批老专家连年征战西藏、西北、东北、海南等祖国边疆农林牧业科技攻关,在全国各地推广小麦、玉米、蔬菜等新品种新技术。其中,蔡旭先生引领的北京“小麦会战”、?李连捷院士徒步进藏开展土壤考察、曾德超院士开创的我国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学科、黄瑞纶教授领导农药创制等,带动广大师生奋力向科学进军。自1973年起,几代师生响应国家号召,扎根河北曲周农村,在盐碱最严重的“老碱窝”开展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研究,使千年盐碱滩变为大美米粮川,接续奋战48年,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历史丰碑。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老百姓千百年来的摆脱贫困之梦,广大师生念兹在兹、尽锐出战,扎根大地、爱国奋斗,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我校农学院倡导成立“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带动全国农科院校累计组建小队1200余支,奔赴全国1010个贫困村开展调研,共组织1290余名指导教师、13000余名农科学子参与联合实践行动,深入扶贫第一线,助力精准扶贫。2017年以来,学校累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6项全国奖励。这每一项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都凝结着农大人深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心。
我们农大奋进于国家和民族崛起之际,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落实立德树人,正因其牢记“国之大者”才始终保持农大人矢志一流的追求。自1995年由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新的中国农业大学以来,始终聚焦建设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推动实施“三步走”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经过二十多年的接续奋斗,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农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支撑基地,成为促进城乡人民幸福安康特别是农民富裕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国际农业教育科技交流的重要桥梁,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有13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在农业科学领域排名世界第二,正在开启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作为涉农高校排头兵,我们要牢记“国之大者”,牢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中叶,是我们加快建成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始终高举旗帜,勇担使命,彰显中国特色这个底色,强化农业特色这个关键,瞄准世界一流这个目标,奋力谱写学校发展新的篇章。
    其次,同学们踏进大学殿堂,就要深刻领悟科学强国的担当。
一是要牢固树立“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的志气,坚持不懈学习钻研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科学报国的理想。未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重塑农业产业形态、重构现代农科知识体系,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科学、工程技术使得现代农业的技术装备、环境资源、经营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国家在“十四五”期间,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关键就要靠农业的科技创新。这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一辈辈农业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科学为民的不懈追求。我们作为高水平研究性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担负着重大使命。其中,年轻有为的科技人才正在成为担负重任、勇挑大梁、科学攻关的关键力量。未来,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建设,都寄希望于青年一代科学家的成长。希望同学们要像老一代农大人一样,继承光荣传统,发扬奋斗精神,立大志向、上大舞台、成大事业,担负起新时代科学报国的重任。
二是要牢固树立在世界农业发展中独树一帜的骨气,给小麦、玉米等装上“中国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校农学系李竞雄教授就说过:“外国人有的,我们要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一定要让我们自己的优良杂交玉米种子,撒遍祖国的大地。”学校一大批专家学者几十年如一日,穷根究底、睿思敏行、抛家舍业、无私奉献,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通过源源不断的农业科研创新,促进国家农产品产量增加,给小麦、玉米等“装芯片”,书写金色希望,服务国计民生。长期以来,我校广大师生深入农村,扎根基层,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研究做在农村生产生活第一线,一代又一代农大人为国家三农事业发展奉献了毕生力量,诠释了爱国、奉献、科学、为民的农大优良传统。无论任何时候,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方向和职能丝毫不能动摇。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传承农大红色基因,勇担科学报国使命,是你们当之无愧的责任。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把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影响也都是全球性的。我们在扎根中国大地的同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融通中外,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前沿,推动一批重点学科、一些研究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全球农业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创造影响世界、造福人类的一流创新成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要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的底气,激发和保持创新创造的劲头,在创新引领方面走在前列。自中国农业大学组建之初,学校就与“一流大学”的目标和使命紧密相连。2012年9月15日,***同志来校视察时要求学校“早日建成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2019年9月5日,***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强调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总书记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殷殷嘱托道:“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今天,同学们走进中国农业最高学府,已经踏进科学殿堂,可以在自己有兴趣的学科专业领域,登高望远,一览无余。然而,要能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敢为天下先,就要甘于奉献、孜孜以求,聚焦农业发展新领域,立足国家人民新需求,以创新的勇气、创业的毅力、创造的能力,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力量。要以敢于试错和不怕归零的勇气、不惧艰险和勇挑重任的担当,努力在科学研究的浪尖弄潮搏击,成长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学校也将为同学们提供科技创新的广阔舞台。
    最后,同学们开启新的征程,就要始终牢记开创未来的使命。
我们眼前新的征程,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恰是同学们学习成才、干事创业的人生最好年华,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在此,对各位新同学们具体提出五点希望: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善于从理论学习中认清大势,从时代发展中感悟使命,从历史比较中坚定理想,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理想信念在奋斗中升华。
二是要真挚爱国爱民。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同学们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民,是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深植根于人民当中,从中获取不竭的前进动力。
三是要增强使命担当。新时代,中国的广袤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扎根大地、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要牢固树立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奋斗之志,以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为力量源泉,牢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切实担负起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
四是要练就过硬本领。大学是学术的圣地,求知的殿堂。同学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五是要矢志艰苦奋斗。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育吃苦耐劳的务实品质,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是成就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要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生动的报国行,努力成长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一代新人。
2021级新生同学们,中国农业大学经过百年的风雨和积淀,聚集了一大批的大家名师和一流学科,形成卓越的教育文化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拥有美丽的校园和良好的办学条件,是广大青年学子追梦圆梦的地方,成才立志的摇篮。真心祝愿2021级全体新生同学们,在农大这个大家庭里,生活愉快、学习进步、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谢谢大家!

法大校长开学致辞:做有气质的法大人
马怀德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2021级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时维九月,居庸叠翠。今天,军都山下又迎来了2136名年轻的新同学。看到青春洋溢、朝气蓬勃、阳光自信的你们,让我由衷地感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和欣喜。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要热烈祝贺你们、欢迎你们成为最年轻的法大人。
今年的7月20号,我给同学们签发了录取通知书,法大微信公众号发布这个消息时,有一位网友留言说:“法大总是能给人带来一种动力,给人一种向往和憧憬!”那么,这种动力究竟来自何处?我想,应该来自于法大特有的精神气质吧。
“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教育是成人的事业,是改变个人气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所好大学可以没有华丽的高楼大厦,但一定要有自身独特的气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当中给人以理想塑造、精神洗礼、品格熏陶和实践历练。那么,新时代法大青年如何习得法大人的气质呢?作为一名在法大读书教学的老法大人,我想与大家分享四点认识。
    第一,法大人的气质,源自于法治天下的崇高理想。自古以来,我国读书人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始终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我校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致力于中国法制史研究70余载,他笃定,“正确地诠释历史,是每个读书人起码的道德良心,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他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基础,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是“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的论断,打破了“有刑无民”的西方中心论,增强了我国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的底气和自信。他主编的500余万字的《中国法制通史》更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世纪之作”。
回顾近七十年的校史,法大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一代又一代法大人饱含着对法治理想的热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进步。现在的法大作为中国法学教育最高学府,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肩负着引领中国法学教育、服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使命。2017年5月3日,***总书记在考察法大时,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就,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2018年5月3日,***总书记又勉励法大青年,要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法大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追求法治理想的道路上奋进。自2017年以来,法大毕业生共有3031人入职全国党政司法机关、1396人扎根西部基层、423人考录基层选调生、66人应征参军入伍。我希望同学们以这些有志气的法大人为榜样,励志勤学、成长成才,积极主动融入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潮流之中。
    第二,法大人的气质,源自于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道德与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蕴含着社会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德与法的关系,是“法理课”的必考点,也是人生的常考点,希望大家都能打满分!“德法兼修”既体现出“崇德向善”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文以载道,学以成人。读书人要超越自我、不为名利,还要明大德、求大道,更要有为民情怀,这也正是司马光所说的“读书在得道利民”。我校2003届毕业生高洋,毕业后就走上了基层社区的工作岗位,她扎根基层、踏实敬业,一干就是17年,荣获了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的称号。她在感谢母校时说:“厚德,是支撑我干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动力,这是法大给予我的、让我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亚里士多德说过,美德教育不能仅仅是教知识,更要通过强化有美德的行为来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之所以将“厚德”置于首位,意在强调“百行以德为首”。因此,“德法兼修”首在明德。常怀感恩之心、谦卑之心、向善之心,才能培养出高尚的人格。知识可能忘却,芳华可能消逝,唯有德行是读书人屹立于世的根基。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人,开始独立生活,希望同学们在这个繁华喧嚣、充满诱惑的时代,通过学习和实践,养成优秀的品格、练就良好的自制力,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厚德的人,并不断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保持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坚毅地走好未来的人生道路。
    第三,法大人的气质,源自于勤学敬业的优良校风。学校端升楼内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刻着“课比天大”四个字,这是法大老师敬业奉献和法大同学刻苦勤学的真实写照,也是近70年来法大精神的传承。“敬事而信”,“敬业乐群”。在学校每年举办的“榜样法大”、“感动法大人物”评选和“最受欢迎的十位老师”评选等诸多校园文化活动中,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师生。比如,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拿到“挑战杯”、创新论坛等多项学术科研竞赛一等奖的“学霸”吴琼同学;以惊人的毅力和自律精神,完成四年四本“计划书”的辛婕同学;勇于挑战极限,斩获“模拟法庭”、“英语演讲”等各类学科竞赛冠军的“大满贯”得主赵尔雅同学;还有大一三等奖学金、大二二等奖学金、大三一等奖学金,稳扎稳打、“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热依汗同学。
还有同样出色、以身作则的中青年教师们。比如,任教34年,初心不改的刘淑环老师,从2007年至2020年,她共指导了756人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中339人次获得北京市和全国一、二等奖;自己读本科时荣获“学术十星”称号,当老师时又指导学生获得“学术十星”的蔡元培老师;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利用业余时间开办“写作坊”,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训练的马允老师;以及在教务服务管理岗位上的周玥老师和她的团队,在去年春季学期,为保障线上教学平稳有序,她们日均工作14小时,回复学生邮件4213封,发布各类通知方案30余个,开设本科生课程1532门次。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四年时光转瞬即逝,唯有以时不我待、惜时如金的心态读书治学,才能不负韶华。我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样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专注与坚持中,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第四,法大人的气质,源自于笃实做人的质朴情怀。文学家韩愈讲:“读书有‘四患’: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他强调读书人要学思践悟,终身为学、学以致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前半句大家都很熟悉,是强调读书实践的积累;但后半句是关键,是讲心无旁骛地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内在的质变,才算是练成“真本领”。我校1995届毕业生佟丽华出身寒门,在读书期间,他深感老百姓对法律援助的渴求,创办了“准律师协会”,为弱势群体奔波。毕业后,他坚定地从事律师职业、投身公益事业,先后创办了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和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为全国超过60万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讨回欠薪和各类赔偿款近6亿元,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今年暑期,我去看望青海校友,多个校友都谈到在学校参加法律援助等社会实践带给自己的收获。也正是这种锻炼和培养,造就了法大人踏实做事、老实做人、勤于实践、乐于奉献的精神气质。2013届选调生莫亚雄校友怀揣着法治梦想只身前往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从最基层做起,一干就是8年。她说,在基层会遇到不少委屈和困境,住的是夜晚可见星空的简陋瓦房,每天自己生炉子做饭,条件极其艰苦。但逐渐明白只有“实干”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把大事分成小事干,把小事分解成一条一条干,长期坚持便能化繁就简、攻坚克难,才能将服务基层、奉献青春的理想变为现实。
同学们,跨进法大校门,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奥运羽毛球女单冠军陈雨菲说过:“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之后的路还要脚踏实地,更坚定地走下去。”希望同学们从今天起,忘掉过去的成绩与荣耀,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重新出发,开启新征程。既要德法兼修涵养法大气质,又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既要在运动场上强健体魄、又要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四年之后,希望你们各个脱胎换骨、华丽蜕变,成为一名具有独特气质的法大人。
同学们,军都山下、府学路27号,将成为你们一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共同探寻法大之于我们的精神动力,为的是明天你们带着独特的法大气质走向远方。
祝福你们在法大度过快乐难忘的四年时光。

做乌卡时代有定力的法大人
——法律硕士学院院长在中国政法大学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许身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豪情满怀,庆祝建党100周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这一波新冠疫情,高校如期开学就是抗疫胜利的成果。这一周,在小而美的校园,在和煦轻柔的秋风里,法大迎来了同学们,请允许我代表导师表示热烈欢迎。
作为导师代表发言深感荣幸,我发言的主题是“做一个乌卡时代的有定力的法大人”。那么什么是乌卡时代呢?乌卡是VUCA四个字母连起来的读音。VUCA这分别是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四个单词的首字母。四个词的中文翻译分别是:易变不稳定、不确定、复杂以及模糊。乌卡时代是是指目前正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乌卡时代,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疫情之后,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是学生进校门出校门的重要仪式,作为导师,就如何度过暂短的研究生学习时光,我提出几点建议和希望。?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9月1日,习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说:“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乌卡社会不确定,希望大家要有定力,应当有责任、有担当,成为改变世界的领导者和生力军。习总书记视察法大时强调,“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其次,努力读书。欧阳修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为什么古今中外,都有人不断的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呢?我想是因为读书是研究生的本分,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如果想要开阔视野、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读书是最具有性价比的一种方式。此外,读书能让我们获得更大的自由,包括物质自由和精神自由。9月1日,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再次,认真思考。帕斯卡尔曾说“人是能思考的芦苇。”爱思考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或者成功的机会。因为他们能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做起事来,方向也更明确。而忽略思考的人,对待事物总是很随意,容易受习惯和个人性格趋向的影响,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导致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思考对每个人来说,都在其人生道路上起着关键作用。它甚至影响到你的前途和命运。它是成功者必备的“武器”,是失败者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最后,强身健体。培根曾说“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疫情防控期间,身体健康则显得更加重要。希望同学们能改掉自己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早睡早起,拥有健康的体魄。压力可以催人奋进,但压力超过自己应对的极限、承受不了时就会崩溃,希望大家能够学会与焦虑相伴,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在空余的时候能够学习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树立全新的心理健康理念,保持心理的健康,也能关注身边同学的健康。
躺平者虚度时间,奋斗者留下雕刻时光的美丽身影。在乌卡时代,只要大家有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肯定会成为一个不虚度时光的幸福的法大人。
最后祝大家在法大学业有成,充实度过未来日子。“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谢谢大家!

副院长?在安徽工商管理学院2021级MBA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张昌华
?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453名新同学,你们的到来,为学院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生力量,大家选择来到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学习,既是对学院品牌的信任,更是对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激励和考验。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向经过努力拼搏,进入到安徽MBA大家庭的全体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作为安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建院以来,学院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紧紧依靠联办部门、联办高校、企业实践基地的合作支持,坚持资源共享、联合办学,超万名校友活跃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逐步成为一所具有一定影响力,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开放式、创新型管理学院,是安徽省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清华大学高级管理(安徽)培养基地,安徽省公务员面试基地,安徽省对台交流基地。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学院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的部门单位、老师和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开学伊始,想就学习的话题跟大家做一些交流,谈一谈自己的思考,我称之为“三个三”。第一个“三”是要想通三个问题。你们当中绝大多数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处于所在单位中高层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管理实战经验,百战归来再读书,首先要搞懂弄通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学的问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二是学什么的问题。重点当然是工商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国际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三是如何学的问题。成人教育学习必须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并付诸实际行动联系实际学。第二个“三”是要落实三项要求。一是要尽快转变角色,以空杯心态定位新学生,学习新知识,训练新思维。二是要处理好工学矛盾,协调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坚持到校上课,珍惜难得的百日学习时光。三是要尽快融入学院,积极参加学院、学生会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践行“合作、创新、严谨、求实”的学院文化,以主人翁姿态为学院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第三个“三”就是要实现三个任务。完成学院提出的“学一点知识、交一帮朋友、拿一张文凭的“三个一”任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迈上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学院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的改革思路下,学院将积极落实正规化、规范化、一体化、特色化、信息化发展要求,聚焦工商管理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立足安徽,放眼世界,不忘初心,牢记为安徽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务实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使命。
最后,把***总书记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关于学习的一段话送给大家,共勉之——“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新学期,新起点,新目标,新征程。希望全体同学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系统学习工商管理知识,练好内功、增强本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值此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祝全体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祝各位同学学有所获,事业进步!
谢谢!

公共管理学院路锦非教授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路锦非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公共管理学院的路锦非老师。今天我们喜悦地坐在这里,只有一个主题:欢迎你们!经济与管理学部2021级新同学!每年这个时候,这座美丽的校园,都会迎来一批萌新。整个园子一下子新鲜、活泼起来了,因为充满无限可能的多少新的人生要就此展开!
首先,祝贺各位同学成功完成人生第一个阶段,成为这所美丽园子的新主人!接下来我作为老师跟大家交流几句话。
第一句:立定志向、明确目标。“人须先立志,志立则有根本。”?两个月前你们还是高中生,但现在,你们要真正为自己负责了!你要自己设定目标、自主管理时间、自己决定人生的方向,你要自己决定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当进入大学的新鲜感渐渐褪去,可能很多同学会陷入迷茫。每年都会有同学跑来找我:“老师,我心里好慌,不知道我要干些什么~”是的,你会发现你的寝室里既有挑灯夜读的学霸君,也有热衷于社团社会活动的社交大咖;既有天天泡图书馆但就是不看学习书的新时代文青,也有时时想当学生领袖的青年政治家……学校各种活动各种讲座各种社团应接不暇……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大学,不再只有一个目标,价值观和行为体系与高中相比瞬间多元化了。你要做的首先是认识你自己,厘清自己的目标。你的目标选择,决定大学四年宝贵时光的使用分配。就像船在大海上航行,你要首先确定要去的地方,才能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划桨!
第二句:突破局限、追求真理。破茧才能成蝶,要突破局限才能获得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提高和成长。华师大作为全国一流高校,文理兼修、兼容并包的深厚积淀为大家提供了突破局限成长自我的良好环境。你可以跨专业选修感兴趣的课程,可以参加甚至创建各种社团,可以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唯一要做的是,无需设限、积极探索。那么我们来读大学,最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念完大学找个高薪工作吗?“君子志于道,小人志于利”。我们要立志于追求真理!华师大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要求我们求实寻真,踏实前行。
第三句:享受大学,悦纳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不要过于功利。有用的学,没用的不学。且不说你的所谓有用无用的判断是否狭隘,单就知识和科学创见本身来讲只有应用层次上的差异而无有用无用之分。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在“论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的文章中提及,麦克威尔和赫兹发现电磁场和电磁波时根本不关心其“用处”但却是后来传遍世界的无线电发明的基础;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时几乎没有人能看懂,但却是后来若干重大科技发明的理论基础。凡此种种。你们可能觉得某门课程没什么用,或者觉得读本小说是浪费时间,但是,这些看似无用东西,在这大学四年的浸染中,已经深入你的骨髓和血液,形成你自己独特的人生底蕴。在图书馆饱览群书,在体育场挥汗如雨,在课堂里迸发思想,或者谈一个纯粹的恋爱。在美丽如华师园中,哪一样不是美好的享受呢?
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你原来学校里的翘楚,非常优秀,对自己都是要求极高的。进了大学,你会发现,总有些轻松碾压他人的大神,也总有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达到的目标。我想告诉大家,全力以赴,然后悦纳自己。你真的已经非常好非常优秀了!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轨道上有自己美好的人生。
因为疫情管理,咱们很多同学家长要么不能上海送行,要么就是送到校门口就被温柔劝返。我也是一名母亲,在此代表家长唠叨最后一句。送走你们,父母们必然兴奋雀跃欢呼自由。但是慢慢的,对你们的牵挂会变成父母日后长久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牵挂你的生活、你的健康、你的学习。父母之爱,无私且深沉。你们如鹰长大,到了独立搏击长空的时候。那就奋力拼搏,活出精彩。而爸爸妈妈,永远?在你身后,给你爱和力量,支持你!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最后借用李商隐的这句诗,祝愿同学们在华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部,成长为中国新时代的经邦济世之才!

杰出校友在四川大学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宇亮

?尊敬的王书记、李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这个载入史册的光辉时刻,同学们实现人生的第一个梦想:考入这所名校——四川大学,也是我的母校。我为同学们和你们的父母感到骄傲,也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向学弟学妹们表达我衷心的祝贺!并向给我提供这样美好机会的四川大学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也向培养我的母校和全体老师们,表达我最诚挚的感恩之情!
?此时此刻,沐浴在同学们青春荡漾的笑容里,我感觉年轻了40岁,穿越到1981年的今天,幸福地坐在四川大学新生入学典礼的操场上。我记得川大录取通知书上有句话:“欢迎来到锦江之滨,望江楼畔,放飞你的梦想”。
今天,我讲我曾经的两个梦想。通过这两个故事,跟同学们分享一些人生感悟(不是说教):人生,经常会种瓜得豆或种豆得瓜,只要你保持前行,你会发现,前面的视野,常常比我们预设的梦想更为宏大。
    ?第一个梦想:想上北大,有幸进入川大!
?高中时候,我们班好像是51人,我的入学成绩位列第10名,不过,这是倒数。上课第一天,不知为何,班主任老师指定我当了“临时”班长,一周后同学们选举我当了班长。这事搞得我诚惶诚恐、夜不能寐。我自问,要怎样做我才能配得上“班长”这个头衔?于是,这催生了我的第一个梦想:考上北大。因为我发现,只要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老师们就会兴高采烈,如同自己中了状元一般。如果我能如此,那岂不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开始了半夜起床的学习模式。70年代末南充的夜晚,初春有雪,盛夏有蚊,深秋有雾,隆冬有霜,就在这样的一个又一个三更半夜,我偷偷起床从寝室溜出去,站在路灯下学习。81年高考以后,跟在座的同学们一样,顺利进入四川大学,在化学系攻读放射化学专业。
?川大,是我预设目标之外的人生起点。40年后的今天,当我站在母校的讲坛上回首往事,我想说,我深深地感谢川大对我的培养:
?川大,用望江古楼那样的镇定,传承了我们脚踏实地的精神;
?川大,用锦江之水那样的包容,滋养了我们海纳百川的文化;
?川大,用江安校区这样的视野,塑造了我们有容乃大的胸怀;
?川大,用四川妹子那样的爱憎,成就了我们热爱麻辣的潇洒。
?可以肯定,如果不是来到川大,我的人生足迹肯定是另外一条轨道。所以,我想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个感悟:对于人生规划,我们要规划的不是人生的目标,而是人生的理想,只要理想清晰,到达目标的路径可以有千千万万。
?如果说,川大的老师给我的梦想装上了展翅翱翔的翅膀,显然,激发出我人生梦想是高中班主任老师。我一直疑问为什么在入学第一天老师会指定我做临时班长,为我提供了立志人生的第一个契机。高中毕业以后,班主任老师告诉了我这个秘密,他说:“入学第一天进教室打扫卫生,你没说一句话,但是活干得最多,也干得最认真”。
?我对此充满感激,正是因为老师对踏实肯干的嘉奖,在我的心中播下了勤奋的种子,它改变了我人生努力的程度和努力的质量。
?从此,我把“勤奋是最好的智慧”作为座右铭。
    ?第二个梦想:想当作家,有幸成为科学家!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小说,很小就自己看:说唐征西封神榜,三国水浒西游记。所以我想读文科,梦想成为作家。我爷爷说,“你要学理科,理工农医在任何年代都有用”。我们全家都相信爷爷的话是有智慧的,于是我就学了理科。尽管如此,梦想的诱惑,总是让那些难以释怀的执念不时地冒出来。所以,川大四年,在荷花池前的图书馆里,我阅读最多的是文学类书籍。
?1985年川大毕业,被学校分配到一个大山沟,从事核电站燃料的研究工作。那里是一个草长莺飞,山色秀美的地方。在激情澎湃的八十年代,“天总是望不穿的天,路总是走不尽的远,想要的总得不到,心里却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抱怨”。也许因为人们心里充满了理想和梦想,没有给“抱怨”留出空间。例如,那时屋里没有空调,夏天炎热室内无法入眠,只好到露天睡觉:卷一张凉席,带二床被单,叫三个好友,拿四把蒲扇,听蚊唱蛙鸣,聊通宵达旦,成为我们露营消夏的习惯。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编织的流光溢彩,在花红草绿的青衣江岸飘浮,在夏夜习习的热风里,美丽得让人窒息。凝望这境界我总是浪漫遐想:那些纷飞的萤火虫一定是在用熠熠闪光的翅膀去点亮人们心中的梦想。
?80年代,我工作的地方跟其他山区一样:交通靠走,治安靠狗,通信靠吼,助兴靠酒,所以,除了工作几乎无他事可做。这个时候,我捡起了文学梦,用诗歌甚至小说创作去消耗大把的时间。由于单纯的生活轨迹和纯粹的工作环境,自然是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所以,那些所谓的创作,后来再看,大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字而已。
?历史的转折出现在有一天,我们研究室主任叫我给全体职工讲一堂化学课,内容自定。正好桌子上放着一张元素周期表,我本意是想偷懒,觉得讲讲这个比较简单。那时候,没有互联网,也没有PPT,备课得自己到图书馆去查资料。我把与化学元素相关的书籍几乎全部翻阅了一遍以后,惊讶地发现,每一个元素的背后都有一套庞大的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及其系统的规律性,这张看似简单的元素周期表,几乎浓缩了整个宇宙,博大而精深。而且,人类还不知道元素的尽头在哪里。这让我对科学探索和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动力,我开始把时间和精力用到科学实验上。由于实验区距离生活区较远,夜里需要人住在实验区值班,我就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个任务。晚上,其他人下班后,我在实验室做实验;早上,其他人来上班之前,我已经开始了当天的实验。在实验室值班室一住就是三年,在不知不觉中,科学研究成了自己的人生爱好和生活习惯,完全忘记了曾经的作家梦想。后来出国留学,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工作,我们团队的同事们共同发现了第113号新元素(Nh),这也是元素周期表中,迄今为止亚洲国家发现的唯一元素。
?40年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人生的梦想需要契机,有的梦想未必能连通您人生真正的目的地。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契机,却可能成就你梦想的奇迹。
?川大是可以产生梦想的地方,川大是具有创造力的地方。最近,我为痴迷科技创新的人创建了一个“子弥实验室”,我给它定的招人标准是:思想没有被格式化的人,认知没有被标准化的人,行为没有被同步化的人,情怀没有被世俗化的人。同学们中间一定有这样的“四化”人才。***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建设“世界科学中心”的目标,实现这个梦想,中国最需要的就是痴迷科技创新的“四化”人才。大家知道,爱迪生发明灯泡实验用了1600多种金属材料和6000多种非金属材料,碱性电池的发明经历了50000多次失败。效率低下的传统试错法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迭代算法、纳米技术、超级计算等的应用,这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新时代,可以在很短时间完成需要的筛选。“三强”合并的四川大学集文、理、工、医、经、管、法、艺为一体,恰恰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绝佳条件,我相信母校将成为世界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
?同学们,东边日出西边雨,山回路转始见君。前句是世界现状的写照;四川多丘陵,蜀道多蜿蜒,山回路转也是人生的写照。新冠疫情正在改变人类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快速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的新常态。祝愿同学们做好自己人生的摆渡人,即使风高浪急、迷雾碍眼,你也一定能成功到达人生渡口的彼岸。
?最后,我祝愿同学们心中有梦,眼里有光,不忘爱情,健康成长!衷心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祝愿母校更加辉煌!

?自强不息,行健致远,拥抱大学之“大”
——清华大学行健书院2021级开学典礼院长致辞
李俊峰

各位老师、同学:
上午好。
欢迎同学们来到清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你们将在行健书院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其中一部分同学有可能完成本科到博士的过渡。行健书院与土木水利学院、车辆与运载学院、航天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等合作院系,共同担负起强基计划与拔尖计划的面向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重任。人才成长与培养,需要教与学双方的同向同行,形成最大的合力。我们倡导师生从游,在知识之海洋、科研之宇宙中舒畅遨游。为此,我给同学们提一点建议,也就是我今天讲稿的题目:自强不息,行健致远,副标题是:拥抱大学之“大”。
通常讲大学之“大”,会谈到大楼、大师,也就是学校拥有的条件和资源,可以给学生成长提供支持,这是教师的角度。我今天要讲的是学生的角度,如何让这些资源条件对自己的成长真正形成助力。
谈这个问题可以讲你们应该如何、要怎么做,也可以讲讲哪些想法、做法需要适当调整。去年的开学典礼我用了前一种方式,今年想尝试后一种。同学们因为长期反复训练形成的“惯性”,大部分可以继续帮助你们的大学成长,也有一些需要施加“主动力”调整一下方向。根据我近30年教学经验,列举以下几点,请大家参考。
1)积极接纳真实感受到的客观,提高认识水平,比如,大学、数学、力学。
2)以前用起来很灵的“不变性”、“守恒量”,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才成立的,在大学已经不具有这样的前提条件了。比如,中学阶段形成的考试成绩与选拔的对应关系,在面试推荐研究生时可能会不一样了;参加数学、物理竞赛时训练出来的数学、力学解题技巧方法,在学习大学的数学、力学课程时可能会失灵,让你感到困惑。
3)以前“钻研”得到的一维的、线性的因果关系,是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成立的,在大学看可能是无穷维的、非线性的关系。比如,爱学习就应该更多选课,会学习就是聚焦考试内容,越实用的知识就越重要,文章越长水平越高(或者反之)。
4)以前考核测评很频繁、学习新内容少,更关注在短时间内可以熟练掌握;大学的每次课都学新内容、学生活动也都很有新意,短时间谁也不可能熟练掌握,就要看谁恳多花时间集中精力于一点,形成各自特色。比如,某一数学或力学作业题,A同学用10分钟做完,B同学60分钟做完,我不会认为A一定比B更优秀;换一个场景,A用2小时学会拍摄和剪辑视频资料,而B用半小时,我同样不会就认为B比A更优秀。我更愿意看到,我们175名同学,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优秀,共同成长,相互协作。成长和发展的同质化,容易导致内卷或躺平,不利于创新、不利于协作、不符合我们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强基计划、拔尖计划的目标。我们会给学生提供可以个性化创意成长的条件。
5)大学更强调critical?thinking(批判性思维),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要求,也是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你会发现,不同的权威人士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分歧很大,你不容易判断该相信谁,只能再多听多看、独立思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这种思考和解决困惑的方式就是批判性思维,也是所有科研工作中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我们鼓励学生利用书院培养方案的“留白”、利用书院努力提供的了解科研、体验科研的机会,既培养思维,又帮助你发现和确定自己的学术志趣,也给导师机会发现你的科研潜质。
6)以前可能以为科研就是傲人的成果展示,其实,真正的科研更看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重视长期目标,更重视发现有潜质的人才、培养人才。
我可以讲的点很多很多,只要你愿意,以后我们随时有机会面对面交流。
前面讲的是关于如何成长,下面再谈谈成长目标。去年我也谈了,因为重要,可以重复。
清华大学的目标是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卓越的通常含义是超凡出众,是与其他人比较。我建议大家也要关注在自己的时间轴上成长量,既不因暂时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而得意,也不因暂时在某方面不如别人而失落。这也需要你们学会自我评价,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直接评价,不完全依赖于他人的间接评价,比如证书、获奖、发表文章等等。肩负使命是我们追求卓越的大方向,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给清华105年校庆贺信:希望清华大学“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你们是“拔尖计划”和“强基计划”的学生,国家对你们寄予厚望。老师们和学校各个部门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将会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帮助你们成长、成人、成才。
让我们共同努力!也祝愿我们行健书院的所有学生都能够自强不息、行健致远!

为天地立“芯”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在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吴华强?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济济一堂,举行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生开学典礼,欢迎137名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学子成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大家庭的新成员。我代表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地欢迎!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出席今天的迎新活动。
2021年是一个有特别历史意义的年份。我们共同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10周年,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7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