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梦华录》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最为现象级的一部电视剧,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有热心网友统计,《梦华录》自开播(6月2日)到目前最新更新剧集当日,已累积热搜词条超过200个。
#梦华录 留白,#赵盼儿月下舞,#顾盼生辉 新吻戏……你方唱罢我登场。
剧播过半仍热度不减,抛开营销因素,网友和剧粉们的持续关注功不可没。
46万人参与打分,部分口碑两极分化
《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讲述女主角赵盼儿(刘亦菲饰)少时因父罪入籍贱民,后脱籍从良,在钱塘开茶坊经商,因缘际会与宋引章(林允饰)、孙三娘(柳岩饰)姐妹三人来到东京,历经种种磨难后,将小茶坊经营成了东京最大酒楼的故事。
剧集上线后,因颜值高,制作精良,文化意蕴浓厚,迅速引发网友广泛讨论,而赵盼儿三人的“京漂”创业之路,也成为剧中的一大看点。
@月亮要下雪了:这是我最近最喜欢的女主人设了。自力更生经营了一家茶铺,养活了自己。
@小也热游:有一种梦回宋代的感觉。看到他们的日常,又能学习知识又能欣赏,还能学习赵盼儿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开店。
@wenjin呀:我喜欢看盼儿搞事业。
@这本书写完了不玩了:赵盼儿聪慧机智,孙三娘厨艺好,宋引章才艺好,看三姐妹联手搞事业斗渣男,最后事业爱情双丰收,就爱看这种剧。
可以说,“在东京开茶坊”这种一线城市创业的“励志桥段”,与当下不少职场人“反内卷”、“出走996”,“自己给自己打工”的呼声不谋而合。
《梦华录》中赵盼儿三人开店经营的过程,还是可以照进现实,找到一些参考和思考的。
创业不易,古往今来都是,所以创始人就必须有点儿看家的本领。
宋代风雅极盛,上到文人墨客,下至寻常百姓,对于茶艺都能道出一二,东京城的茶坊更是遍布大街小巷。
赵盼儿开茶坊,单说这点茶功夫,就做到了一骑绝尘,用现在的话说,叫“行业头部、顶流”。
已播的剧集中,赵盼儿在半遮面和茶汤巷老板斗茶的片段可见一斑。
这点茶功夫,只现下流传民间的,就有炙茶、捣茶、碾茶、罗茶、烫盏、调膏、注烫、添注,八个步骤,而茶百戏以清水为墨、以茶为纸、以茶匙为笔,对点茶人的手艺要求就更高。
赵盼儿别出心裁,在此基础上,又将舞蹈、音乐等技艺与茶艺结合,特别是击拂一招,化用了琴技中的拂弦,以茶盏奏出阳关三叠的琴曲音律,让同行敬佩,令茶客惊艳。
看出来没有,深谙传统技艺,又用超高的品味和审美,大胆创新,玩混搭、玩跨界。
这靠的不单是她多年的功力积累,更是她过人的业务能力。
时下谈起创业,跃跃欲试的大多数人,常常沉浸在高屋建瓴的战略、理念,和各种夸夸其谈的“行业前景”里,而忽视了自身最为基础和核心的业务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殊不知稳扎稳打,潜心研究才是正道。
赵盼儿的小茶坊如此,我们心心念念的“搞事业”也是如此。
赵盼儿来东京之前,是在钱塘开过茶铺的,有多年积累的做生意的经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实战经验”。怎么应付客人,怎么打点官商,店里店外的大小事务,她都亲力亲为,游刃有余。
在最早的剧集中,赵盼儿的茶铺就以一个长镜头从内到外带过,坐标钱塘江畔,树若荠,舟如月,店面整洁如新,内里陈设考究,每张木桌上还摆有一早采摘的鲜花,野趣可爱。
店铺开张招待客人,也是仔细周到,新品推荐、服务仪式一样不少。遇到不好惹的官家人,她也知道怎么虚与委蛇,打发周旋。
从早期在钱塘的赵氏茶铺,到东京城的赵氏茶坊,再到后面更名为半遮面,而后做成东京最大餐馆永安楼。由小到大,从弱到强,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于剧中的赵盼儿来说,每一次商业版图的扩张,都是厚积而后的薄发。于屏幕前的我们来说,更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经验的积累来自亲自下场去做,要躬身入局。会说、会想,不如会做。摸着石头过的河,了解行业规律和自身状况,不是只凭想象。活下来已是难事,做大做强更是需要一步步的积累。
来到东京后的赵氏茶坊,由三姐妹共同经营。这场合作,让我们看到合伙人之间的默契、信任,以及优势互补的重要性。
宋引章是“江南第一琵琶手”,很对来品茶的文人墨客的脾气。休闲娱乐时伴有琵琶奏乐,是当时盛行的习俗。
果子蜜饯配茶食用,也是宋朝古人们爱吃的零嘴。孙三娘做点心果子的手艺一绝,慕名而来的食客都要沿街排长队才能买到。
加上盼儿的管理才能和点茶技术,三姐妹术业各有专攻,把茶坊料理的风生水起不在话下。
合伙人之间紧密协作好处多多,但茶坊事关经营买卖的争执也总会出现,内部管理同样不能忽视。
茶坊的一次经营危机,让在经营理念上持不同意见的宋引章和孙三娘大吵了一架。
赵盼儿当晚就提出分头管事的办法,厨房采买,茶坊经营,曲艺摆设,三个大梁各自认领,其他重要事项,三人中有两人同意,就通过执行,纷争这才作罢。
在彼此擅长的领域,进行明确的分工,并且设置好彼此的边界和沟通的机制,即便是放在当下,也是管理团队当中,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内部问题的方式。
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曾说过,他和俞敏洪、王强成为拉动“新东方的三驾马车”,很重要一点,就是三人存在着业务和性格上的互补。
跨越表面问题,走向深度的合作关系,在重要的事情上同频共振,不失为事业健康、高效推进的一项坚实保障。
说回赵氏茶坊的第一次经营危机。
新店开业,前几天营生不错,姐妹三人忙得不亦乐乎。但随后茶坊客人越来越少,完全不见当初的热闹。
顾千帆与赵盼儿道来缘由,原来东京街道是以行当区分,喝茶习惯是跑茶汤巷,赵氏茶坊却开在马行街;况且,普通百姓鲜少喝雅茶,通常是以散茶为主,既便宜又简单。
明白其中原由后,赵盼儿及时进行复盘。换地方是不太现实的了,只能在现有基础上调整。
考虑若是单纯卖散茶,则与茶坊的高格调经营相悖,那么如何兼顾普通百姓的饮茶习惯,又能做好自身品牌呢?
茶坊必须更加明确自身定位。
从此,赵氏茶坊更名半遮面,并且分为两处待客,楼下卖散茶吸引人气,楼上继续卖点茶,而且价格比之前更贵,意在重整茶坊风雅。
在此之下,推销促销、引流、饥饿营销、差异化,各种营销手段齐上阵,以笼络不同需求的客户。
点睛之处在于打造茶坊特色IP。
茶坊围绕宋引章江南第一琵琶手的名头做文章,使其声名远播,琵琶转轴拨弦三两声,就已先声夺人,引客入门。再利用钱王太妃的名号,引章每日弹曲不过三首,这样千呼万唤始出来,更使那些文人墨客趋之若鹜。
近些年来,“网红经济”飞速发展,因为看上去投入小、门槛低、回报快,不少人都以做网红为自己的创业方向。但殊不知,网红要想持续的红,岂是那么简单。
想要长久地经营,还是要考虑在内容上的深耕,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最近火出圈的新东方老师董永辉,虽说是早已司空见惯的直播带货,但怎么看,都和以往的直播带货不一样。用深厚的文化进行润物无声的营销,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
初来东京,厢吏被负心人欧阳旭收买,押着赵盼儿、宋引章和孙三娘游街示众,使三人受尽屈辱,流离失所,犹如过街老鼠般狼狈不堪,甚至还被赶出东京。
幸好在城郊外遇到了顾千帆,他的一番话击中了姐妹三人的内心痛楚,不甘于就此回钱塘,她们决定留在东京闯出一番天地。
于是,从三人做好决定,到开张营业,赵氏茶坊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所吃的苦,所承受的煎熬和折磨,被她们化成了正向的勇气和力量,哪怕被最亲近的人背叛,被恶势力打压,都不足以击垮自身的强大。
古代讲究士农工商,商被排在末流,经商是最为低贱的。至于女人经商,就更为不易。
不仅要面对他人的非议,来自行会内部的条条框框也是很大的阻力之一,赵盼儿要盘下酒楼,迎面的困难就是行会规定女人不能当掌柜经营酒楼这类的“正店”的霸道规矩。
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不妄自菲薄,不自轻自贱,盼儿姐妹一直这样告诫自己,她们自食其力,一切总会有办法。
如何自洽地接受他人的帮助又是另一个大问题。
创业靠的绝不是一己之力,而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有贵人相助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盲目拒绝不是聪明之举,利益置换才是来往之道。
盼儿三人初来乍到,却在短时间不打不相识的结交了不少东京城的厉害人物。每日供应蜜饯果子给花魁娘子张好好,就是既买了宣传,又笼络了人脉。
此外,还有化敌为友的巧劲儿。
欧阳旭的朋友杜夫子,本来敌视姐妹三人,但后来与孙三娘你来我往间,被她的仗义打动,在她们遭遇困难之时,及时送冰以解茶坊的燃眉之急。
还有东京城的地头蛇池衙内,从一开始找赵氏茶坊麻烦,算计排挤,到后面大力支持赵盼儿拓展事业开酒楼,就更可谓化干戈为玉帛了。
所以,收起锋芒,不吝结交,于利于义,对自身发展总归是好事。
回到现实。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这其中有的是一拍脑门的热情;有的是看了别人做的很好觉得自己也可以;还有的就是朋友张罗,抹不开面子……这些人当中,不乏不了解行业态势,不具备行业经验,盲目跟风,最终陷入粉色泡沫陷阱,最后血本无归。
经营一家奶茶店、咖啡厅,或是一间民宿,是不少都市打工人的梦想。但真的那么容易吗?
刷剧一时爽,看看“过来人”赵盼儿,或许咱们创业中的一些事情,就能想明白了。
-END-
撰稿 & 编辑 /于欣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