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斌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的教授。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总书记在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划图,更是一份宣言书,旨在创造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我们应该深入探讨这一命题,以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是在2022年10月28日。当天下午,***总书记考察了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他特意强调:“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这一命题,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这一命题为立足新的历史起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7月7日上午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性。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后者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
在理论构建上,二者之间存在着逻辑关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中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而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
在实践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推进。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总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二者之间存在着逻辑关联和实践上的先后次序。只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早在很久以前就被提出,其理论构建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践落实也已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目前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目标则是在不久前提出的,其理论阐释还需要进一步展开,实践工作也有待启动,目前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因此,这两个目标在目标任务、涉及领域和发展阶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二者的任务不同。在2011年10月18日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即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因此,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总体目标与其他目标有所不同。***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这个目标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相连,并将文化强国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产物。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产物;是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的产物;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产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文明自我更新、生生不已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出来且融汇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产物。
另外,文化强国建设与其他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支点。此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文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过程中,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最后,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过程中,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软实力,可以帮助我们化解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形成新优势。因此,文化强国建设是各项部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任务完成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甚至左右其他领域的工作进展。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性。他指出,只有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然而,“文明”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除了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党的政治文化、军事思想、国家安全、外交思想等,都应该归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范畴之中。随着未来实践的不断拓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将会愈发丰富,可以容纳的领域也将会更加广泛。因此,如何阐释和发展这个命题,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再次强调,两个阶段的文化建设任务存在显著差异。正如前言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阶段性任务,前后衔接,继往开来。《决定》规定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目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步一个脚印,全面推进文化创新,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大大增强,文化自信显著提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推进,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必然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标志着我们已经成功完成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性任务,继续向新目标迈进。
与“建设文化强国”不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新的历史起点即第二个一百年提出的。这个命题至少从三个层次来看。首先,这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重要部署。其次,这是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文明底蕴的重要举措。最后,这是继文化强国建设如期完成后的更高目标。建成文化强国已经写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而为了实现更高目标,就要在文化层面预先设置更为高远的战略。因此,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命题,谋划深邃,立足长远。只有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彼此在同一历史创造中方可相互成就,臻于完善。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而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更为长远且更为宏大的目标,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后提出的。虽然这两个目标在任务承载、关涉领域和立足阶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被包含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之中,为后者奠定基础并积累经验。***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总结了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围绕文化建设而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这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更是未来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键理论。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更为重要的原创性理论概括必将不断涌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5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