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做足做细做实做好”打造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新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效能,宁波江北区结合开展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中“站在群众视角实施订制式政务公开”的经验,立足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原则充分评估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在教育卫生领域深入探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益效能指标体系并开展试点工作,为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新模式提供“江北经验”。
一、深入调查研究,做足前期准备。市事登局、高校研究人员组建联合课题组,按照“立足事业单位社会公益职责、凸显公共事业的公益属性”这一基本思路,明确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改革试点的方向为公益效能评价,并围绕影响公益效能评价的四个方面要素(即确定影响事业单位发挥公益效能的主要因素、收集足够进行分析研判的信息、确定分析的目标、建立评价测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公益效能评价的核心是设置公益效能指标。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起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益效能指标体系框架,形成《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益效能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夯实了研究基础和理论根基。
二、强化个性定制,做细指标体系。参考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办法、办学品质提升考评方案、推进“健康浙江”行动、“健康宁波”考核指标等内容,在前期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形成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公立医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四类事业单位年度报告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共性指标体系和公益效能指标体系两大模块,其中,共性指标体系根据事业单位的共同特性来制定,包含基本情况、党建工作、信息公开三大方面并细化为单位名称、资质许可等35项具体指标。个性指标体系则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按照公益投入和公益产出两部分来设置具体指标项,以义务教育事业单位为例,共设置72项指标,其中公益投入包含校舍条件、教学设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2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