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委编办强化编制保障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漳州市委编办坚持“健身”与“瘦身”相结合、“开源”与“节流”齐发力,从编内编外两个渠道和管理改革两个途径着手,全力破解机构编制总量控制与教育事业发展用编需求日益增长的“老大难”问题,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一、挖潜能,积聚教育用编存量。注重从供给侧发力,通过盘活其他领域低效配置资源,为保障教育领域用编开源引流,创造前提条件。一是精简压缩机构设置,深入开源。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为抓手,持续加大“小微单位”“空壳单位”和“僵尸单位”整合力度,加大职责任务、业务流程、服务对象等相近、交叉事业单位的综合设置力度,压缩事业单位机构规模,不断做大存量盘子。二是收紧编制使用审批,大力引流。修订完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有关规定》,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用编程序,加强机关事业单位用编调研论证,突破一有新任务新情况就申请设立机构、增加编制的思维惯性和有编制就进人、有职数就使用的管理惯性,有序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教育、卫生等重要民生领域倾斜。
二、调余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重运用系统化管理思维,加强存量编制资源的统筹使用和管理创新力度,促进教育编制资源科学高效配置。一是加强编制调剂,保急需。针对部分主城区、新兴城区和中心城镇教师编制“先天不足”问题,注重将市直事业编制存量和在校生数萎缩较快的山区乡镇教育编制存量中调剂调配到生源增长较快或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的主城区和中心城镇,实现教育发展与编制供给相匹配。二是实施空编统筹,激活力。针对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出现的结构性超编问题,积极引入金融存贷理念,实行“零余编”管理制度,推动教师编制在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动态调整、循环使用。对依标足额核定编制后出现结构性超编又确需补充师资力量的,由市委编办在确保全市事业编制总量不超基数、人员不超编制“双不超”的前提下,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统筹调剂全市存量空编向“零余编”管理的县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2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