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拥 军 天门山文学
成功的路千万条,就看你如何选择?而这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力量在推动你。——题记
受邀参加市二中优秀学子王雨婷“向梦前行”《唐诗绝响》分享会。会议规格很高,来了文坛大家和一众重要领导,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联副主席许春樵,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张文林,市文联主席章祎、市教体局副局长高业权、市文联副主席吴自力、铜官区教育局局长向满和,市作家协会主席程保平。分享会由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余徐刚主持。市二中校长杨益首先发表致热情的欢迎辞。章祎主席、张文林主任、许春樵主席讲话,对王雨婷评价很高寄予厚望。王雨婷青春阳光,元气满满,和一排领导坐在主席台上,很显眼。一位97年新锐作家,在学校领导、社会各界领导扶持下,在文学之路上辛勤耕耘,获得优秀成果,现在是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长短篇小说各1部、古诗词文学作品2部。
和杨益校长交流时,祝贺学校培养了这样优秀学子。杨校长说从市二中走出像王雨婷这样的孩子,他很高兴。学校不只是培养学习尖子,还尊重学生发展个性,百花齐放,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杨校长说王雨婷不但用功,写作水平好,也很有修养。是的,王雨婷识大体,有静气,不张扬,积极回报母校,知恩感恩,谦逊有加,秀外慧中。王雨婷上台发言时,谈到要感谢学校和社会各界领导时,她离开讲台,向主席台的领导深鞠一躬,会场上是一片掌声。分享会结束后,一些学弟学妹拿着小纸片找王雨婷签名,王雨婷都一一签名,并和他们合影。
几年前我参加过市二中为学生叶晖珺举办的个人书法展,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只要有小荷才露,学校便大力栽培,助力成长。如何走出一条培养学生成才的道路。市二中从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出发,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强整体规划,用心用情做好培养工作,坚实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市二中不只是唯分数论,而是坚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二十余项综合实践课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学校信守“脚踏实地,行胜于言”的校训,努力探索把“全面发展,体艺见长”办学目标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现在市二中是首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全国第三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来调研时对市二中的育人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赞赏与肯定。
2018年市二中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邀请各行各业杰出校友回到母校,他们中有著名的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名师、媒体大咖、医学专家、省部级领导,贤才汇集,熠熠生辉。虽然举行到一半老天突降大雨,但没受影响,非常成功,很多校友还时常回味那次校庆的情景。
好风须凭力,送我上青云。扶持奖掖年轻优秀文艺人才,激励新文艺群体创作热情,市作家协会、市文联不遗余力。对这次王雨婷诗词分享会,市文联程保平主席往复筹划,前后奔忙,既是一位文坛前辈提携后进,又像家长一样关爱孩子成长。邀请各方领导莅临现场为文坛新星站台,鼓励进步,对分享会现场执行情况事无巨细。王雨婷在她的微信里写道“像我这样单薄的年轻人受八方之力抬爱,愧不敢当。今后恐做朽木,势必向上。”
王雨婷在大学时就读的是医学院,但这不影响她成为一名作家。著名作家中有不少都是有学医从医的经历,众所周知的像鲁迅、郭沫若、余华、毕淑敏、池莉、冯唐等,国外有渡边淳一、毛姆、契诃夫、济慈等,这源于他们对文学的酷爱追求和良好土壤的厚植培养。
分享会结束时,王雨婷在她的作品上为我签名。我问她为什么笔名叫“花底淤青”?她说她特别喜欢台湾的散文名家简媜,她的作品细腻典雅,卓尔不群,唯美空灵,富含哲理,拥有让人心醉的气韵,,在描绘人间生活情态时,常有惕然惊心的刻画。简媜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叫《花底淤伤》,写得婉约幽怨,极富才情。她景仰简媜,想成为简媜那样的著名作家,但觉得她这个笔名有点感伤,因此给自己取笔名“花底淤青”。花底是极美的。王国维《蝶恋花》就有“花底相看无一语”。杜甫有一首诗的题目就叫《花底》,还有一首《晚出左掖》诗中有: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大唐殿庭多花柳,杜甫诗以“花底”、“柳边”作为宫掖的标志。但我想,花的这种鲜美是因为花底下的土壤,王雨婷从市二中和家乡这块土壤中获得了丰厚滋养。朱老师在王雨婷分享会现场安排事务并主持分享环节,李娟老师也赶来参加。他们分别是王雨婷高中初中三年的班主任,他们都喜欢这孩子,关爱她,关注她的成长,倾注了许多心血,真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也是市二中学子的家长,学校教学楼走廊上至今还挂着我孩子的国画获奖作品,我感到骄傲。走在校园里,花枝繁茂,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校园虽然不大,但意趣动人,自由舒放,正如王雨婷在《唐诗绝响》写的,这里有真实可感的奋斗目标,也有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程拥军,樊登读书铜陵发起人,安徽联泰传媒文化阅读运营中心负责人,铜陵市家庭教育协会书记、副会长,铜陵雨花互助敬老事业发起人之一,文化阅读指导师。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铜陵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铜陵市作家协会会员,铜官区作协副秘书长。参与创作民俗文旅丛书《打卡铜陵》、史书《铜陵工人运动史》。在《铜陵日报》《南方散文》《天门山文学》《当代文艺》《铜都文学》《铜陵有色报》等报刊和平台发表文章多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8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