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笔
2022年12月17日,星期六,天气晴并伴有大风。晚上吃完饭就回到屋里看书了,因为天气太冷了,风又大,无法户外散步。前天开始看的是贾平凹的《自在独行》,这是一本散文集。每一篇散文的每一个字都认识,看完每一篇也好像都没有写到具体的事情,但描写的那种画面却能在脑海里浮现出来,这大概就叫散文吧。
看了一个多小时后,突然有种不自量力的冲动,何不把一天的生活也记录下来呢?哪怕是记个流水账,想到哪写到哪?
晚饭吃的是饺子,北方有俗话叫“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今天项目部兵哥、大飞、浩子三人回武汉,本来这顿饺子是中午吃的,但由于航班行程取消,改从呼和浩特走了,他们没等吃上饺子就走了。想来也对,他们上的是飞机,不吃饺子也让上。北方还有句俗话叫“饺子就酒,越喝越有”,老王和然哥喝了点小酒,喝的是内蒙本地的乌兰浩特的“红城1947”。我也本想和他们小酌一杯,但又怕这几天“阳”了影响吃退烧药。
老唐包的是韭菜猪肉馅的手工饺子,皮是用面粉自己和的、擀的,皮薄馅大。蘸料我调的是蒜末、香葱、醋和酱油,老王是不用任何的蘸料,从吃饺子的蘸料上就大致能分出南方和北方人来。我的蘸料醋放多了,又加了勺面汤改成酸汤水饺了,北方大概不会有这种吃法。
吃着饺子,喝着酒,你一言我一语。最近的话题总是从防疫说开来的,谁谁阳了,谁谁发烧了。哪怕是只剩下4个人,依然还分为放开派和封控派,谁说谁有理,谁又说服不了谁。嗓门越说越高,话题在时间和空间不断地切换,甚是热闹。
酒过三巡,酒劲慢慢上来了。老王说到已故的岳父,民国时期1927年生人,小时候遇到过日本兵,活到了96岁。然哥介绍了湖北襄阳的黄酒,是一种糯米酿造的米酒,早上搭配上一碗满满红油的襄阳牛肉面,简直不要太幸福了。湖北有些地方是有早酒文化的。我虽然没喝过襄阳的黄酒,但我们老家江西也有一种糯米酿的米酒,口感极好,甜甜的,在当地相当受欢迎。我也想念家乡的糯米酒了,每次过年回去都要喝上几碗。糯米酒要通常配上客家牛肉汤。这种牛肉汤和北方的牛肉汤大不一样,北方的牛肉汤一般是将牛肉大块煮熟切片后再灌以煮牛肉的汤,而我们的客家牛肉汤是用新鲜的黄牛肉,包裹着红薯淀粉以保全牛肉的鲜嫩,小火慢煨直到牛肉软烂汤稠,牛筋也不失嚼劲。舀上一碗,撒上香葱、姜末和辣椒,配上一碗糯米酒,是客家人的标配,也是每一位在外游荡客家人念念不忘的乡愁。老唐计划着开车去参加浩子的婚礼,他是彻头彻尾的“封控派”,开车比坐火车可以减少与人接触,降低感染的风险,计划着从河北邯郸去武汉的路线和时间。这车是刚从同事那花1万元转让的二手雪铁龙,车龄虽有十几年了,车况还是很好的。
说到浩子的婚礼,他是提前回去要准备婚礼的事情。我们开玩笑说,他回去先感染上,一周后,能赶在婚礼前康复。浩子也是非常心细,回去前一天晚上给每个人发了红红的请柬,也知道了新娘子姓乐,一个不太常见的姓氏。兵哥来内蒙也有1个多月了,儿子上高中了,一个人在武汉,媳妇在上海工作,他在内蒙出差。这几天他媳妇回武汉了,她和儿子也都发烧阳了,兵哥除了赶回去和一家三口难得的相聚,也想尽快和他们一起加入“阳”群吧。大飞这次出差时间最长,从8月份到现在,也有100多天了。他媳妇在安徽,也是刚结婚不久,饱受异地相思之苦。大飞前两天也开始发烧了,只是症状相对较轻,低烧38度左右,虽没有抗原检测,大抵是阳了。
饺子吃饱了,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散场各自回屋。从9号楼到7号楼,不过50米的距离,在零下20度的低温和刺骨的寒风双重加持下,更加快了步伐。白天就见不着几个人在小区活动,晚上回来时更是一个人影都没有。
回到房间,泡上一杯茶,开始阅读开头所说的散文集。自从习惯上看书后,特别是纸质书,夜晚好像不那么漫长了。看着茶叶在茶杯里漂浮着,大部分是一芽两叶的,形状很美,配上浅黄色的茶汤和细细的显毫,就更美了。续了3-4道水后,茶汤慢慢地淡了,味道也慢慢地变淡了。不知不觉敲下了1000多字,也不知道写了点啥。还是关了电脑,看会世界杯三四名的比赛吧,克罗地亚暂时2:1领先摩洛哥了。。。
于鄂尔多斯
2022年12月17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