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同志:
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关键之年、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两会期间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对工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结合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紧密联系我市工信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深研两会工信要点,明晰产业发展新战略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工信领域的内容涵盖了工业转型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等多个关键方面,这些内容深刻体现了工信工作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战略方向。
(一)工业转型升级方面。报告强调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这表明国家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上持续发力,为我市工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和发展契机。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能够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保障水平,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将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这充分体现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也为我市制造业发展明确了目标。我市应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要注重创新驱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
(三)数字经济方面。报告指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工信部门肩负着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培育数字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二、回顾工信工作成就,剖析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工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工业经济规模稳步扩大。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工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较上年增长xx%。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xx%,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工业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占工业经济的比重逐年提高,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2024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xx%,较上年提高xx个百分点。
(三)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xx%,较上年提高xx个百分点。建立了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xx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xx%。
(四)两化融合水平持续提升。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xx%,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xx%。培育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工业互联网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传统产业中,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仍占一定比例,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够,一些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依赖进口。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以芯片为例,我市相关企业在芯片设计、制造等关键环节技术水平较低,严重依赖外部供应,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面临着较大的供应风险。
(三)工业信息化融合程度不高。虽然两化融合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融合深度不够、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集成和协同,难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平台的功能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四)产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大。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行政审批流程繁琐、服务效率不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和创新活力。此外,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践行两会精神,推动工业产业升级转型
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动我市工业产业升级转型,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关键基础领域攻关。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关键领域,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产业基础再造提供技术支撑。培育壮大基础领域企业。支持一批专注于基础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合作,推动基础领域企业与整机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完善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产业基础数据库,加强对基础领域技术、产品和企业的信息管理和服务。
(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产业创新发展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6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