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一)
? 语文课堂教学几十年来一直在变,各式各样的理论层出不穷,如诗意语文,文化语文。然而,仔细回顾起来,却又什么都没变,用老师教我们的方法和内容教着现在的孩子。只是偶尔,在竞赛或者成果汇报时,搜肠刮肚,弄出点新鲜花样。
? 语文老师到底教什么?学生到底要学什么?似乎没有那个人能说的特别明白。自说自话,又不能一以贯之。
? 十年的教学经验,我似乎不是越来越清楚,而是越来越糊涂。对语文的理解,也越来越狭隘。三十年多前的著名的吕叔湘先生关于语文之问,彻底的打破了我的美梦。高中三年,我们能给学生什么?我们想让学生哪些技能得以提高?是阅读理解能力,是写作能力,还是口语交际能力?
? 想要弄清楚教师该教什么,是不是得先看看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材主体内容或者主要内容是阅读鉴赏。学生,甚至部分老师天然的认为,所谓语文课等同于阅读鉴赏课。整整一个学期,我们把课本上仅有的十几篇经典文本掰开了揉碎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每到精彩处,往往自己都使自己感动了。五六节课时讲了一篇文本,自己心安理得甚至得意洋洋,认为自己讲的太精彩了。可是,几天之后,再问学生关于本篇文章的内容,却没有几个同学能讲出所以然来,甚至可能有同学都忘了课文的题目是什么了。至于,学生增长了什么能力,就别妄谈了。
好一点的,学生能把这篇文章理解的很透彻,也能讲的很明白。可是,给学生另外一篇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却没有办法去独立地解读这篇文章。
? 我们不能说老师不够努力,也不能随便说学生不够努力。
? 据我所知,大部分语文老师是称职的,是勤奋的。上课之前,教案课件准备了一大堆,生怕遗漏了什么知识点。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上面问题呢?
? 也许,我只是说也许,语文不仅仅是阅读理解。即使是阅读理解,也绝不是把文章有的没有的都当成教学的点。高中语文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四大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应用”。此为基础,或者说是基础的基础。因为作为母语学习,首要任务是把“话”说对了,把“话”说好了,包括口语与书面语,能正确地更好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高中的任务又不同于小学初中——识字、简单表达。而是,深入语言文字内部,关注语言的“精细准确”地表达,这就要学习研究语言的“思维”了。这就牵扯到了四大核心素养的“思维提升与发展”。
? 以上提出来的两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这两个核心素养作为支撑,那么,我相信语文课将会是政治课或者社会课。
? 我们再从阅读理解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阅读理解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是筛选和整合信息,说简单点,就是“理解”。没有理解到的信息作为支撑,那么,鉴赏从何而谈起呢?正确的途径应该是读懂文本,明确文本说了什么。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相当的文艺理论去鉴赏他。所以,最基础的方法仍然是筛选与整合信息。
? 所以,教语文,尤其是教阅读理解,首先要交给孩子筛选和整合信息的方法。其方法的核心无不是对语言表达逻辑的识别与判断。比如:在与领导的谈话中,我们要怎么能准确地抓住其主要内容呢?其实,无不是关注其需要架构。在“……但是……”表达模式中,“但是”之前的话语就是铺垫,之后的内容,才是着重要表达的。在文章中也是一样,文本中,有大量的背景信息和诠释信息,我们需要抓住其逻辑的侧重点,就能轻而易举地筛选出其正真要表达的信息,也就是我们阅读时的有用信息。
? 同时,经典文本,不仅仅其文学意义大,其需要建构的典型意义也同样巨大。可以作为学生语言表达训练的很好的范本。我们却往往是吃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 由此,我的课堂重点,一定要调整到语用上来。交给学生阅读方法,而不是现成的别人的理解与感受。同时,文本细度也要渗透在课堂上。但不是面面俱到,而无重点。语文除了这些,还得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大量的阅读实践作为支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