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正放电影。 人们忙于收秋。
看电影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放电影的;另一个是憨子。
从前,乡下的露天电影,人山人海的火爆场面。一切俱往矣,再也难以寻觅。
儿时,露天电影盛行。当放电影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村庄顿时陷入一片欢腾。小孩们像是遇到了天大的喜事,兴高采烈,奔走相告,迫不及待地期待夜幕的降临。
天还没黑,就有许多小孩顾不得吃饭,就心急火烧地搬凳,携椅去抢位子。影幕常搭于两树间,幕布下是黑压压一片挤挤挨挨的人头。有人站在板凳上,有人把板凳叠起,连树上,柴垛上,墙头上都是人。有人为抢一棵树打大出手。便有心生怨恨者,剪断了电源线……
不管天有多冷,人们看得入迷而忘情。头顶是故乡的天空,脚下是家乡的土地,电影的光中为老村的房屋,树影,石滚,麦草垛披上了梦幻般的色彩,一切都是故乡熟悉的风景。
像赶腊月的集市,故乡的父老乡亲或站或坐,男女老幼,不分辈份高低,一起为看电影而自发聚在一起,这便是故乡看电影时的热闹场景。
我上初中时,学习紧张,晚自习放学,还去看电影。遇到节假日有时为看一场电影与人徒步十几、二十里路,不看总感觉少点什么,不看就难以入眠。
那时物质匮乏,娱乐很少。人们的精神生活一片空白,只有电影能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极大快乐。那时我经常看电影到三更半夜,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 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我与几个同学去白营看电影,影幕搭在麦场边,幕后是池塘。朦胧的冷月里,影幕后是白亮亮的一片,我以为是路,没有多想,兴奋不已便纵身跳了下去。
腊月天,天寒地冻、寒风刺骨,池塘早已结冰,我的裤子湿到了大腿根。跟着同学白雄伟在麦场里燃起一堆火。风很大,火舌四散人又不敢靠得太近,烟火燎绕中也仅仅只取得一点热气。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看完电影。到家鞋脱不下来,裤子成了硬棍。
我有个同学,跟别人走夜路去别的村看电影。正看到紧张处,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他深浸在电影情节里还没有回过神来,就跟着人们鸟兽散地跑了起来,跑了半天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不知身在何处。漆黑的夜,他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只好在附近的麦场里睡了一夜。 看电影的故事真是说不尽,道不完——有人因看电影掉进茅厕,掉进废弃的红薯窑里。
如今坐在高档豪华的电影院里,悠闲自得的人,怎能体会我儿时看露天电影时的情趣与心境呢? 科技发达,娱乐多元化的今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随心所欲看自己想看的电影。眼花撩乱的特技,不接地气的剧情,毁三观的脑残狗血剧,让人索然无味。如今有电影看,许多人却再无看电影的心情。以前的电影,故事情节简单明快,却有张力,有筋骨,深得人心,看得让人热血沸腾。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仍历历在目,同时也记住了数不清的经典台词。这成了我永远的精神食粮。 曾经辉煌的露天电影,湮没在人海潮涌的岁月中。成了时代遥远的绝响,成了几代人生命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多想再回到儿时,去跟小伙伴们去看一场露天电影。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