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之前,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带孩子出去旅行过,也相信大多数父母会在旅行中,会让孩子写日记、写游记、写感想。
特别是寒暑假带孩子出去作一周以上旅行的家长,更想在旅行的过程中,让孩子完成校内校外的“写作作业”,大概率会跟孩子这样说:“平时写作文你总说没什么可写,出来玩每天看到这么多不同的人和事儿,写起来容易多了吧。”
这样的旅行结束后问孩子:“这次出去玩都有什么收获呀?”孩子可能会说:“没什么收获。”家长可能会气得半死,称孩子是白眼狼,自己又是请假又是出钱,每天起早贪黑地陪着孩子东奔西跑,目的就是让孩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结果孩子却说没有收获,能不气吗?
在《不抢跑也能超越》这本书中,杨霞老师说:这是因为大多数家长没有做好“转换”。家长带孩子出去旅行,一般最原始的目的,应该都是让孩子增长见识,其次才是让孩子在旅行中获得知识、完成写作作业。
但是因为家长太“功利”了,每走到一个地方就把“写观后感”、“写游记”、“写日记”拿出来说事儿,每看到一个与历史有关的地方,都会滔滔不绝地给孩子讲一堆知识,让孩子感觉自己的课堂只是从教室搬到了旅途上,孩子在旅行的过程中每天都被家长布置的“任务”压着,根本不能完全沉浸在旅行的乐趣中。
带孩子出去长途旅行一次,总不能让孩子每天疯玩儿而不留下一个字吧?有些观察、有些感受若不能及时地记录下来,等旅行结束后,再让孩子写那些需要上交的作业,孩子可能还会有一种“作业如山”的重压感。
那么该怎么做呢?书中杨霞老师举了一个她自己带孩子外出旅行3周的经验,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她准备带她儿子去新疆之前,她会问孩子:“这次去新疆,你准备带些什么?”孩子说他准备带地图和一本关于汉武帝的传记。杨老师故意问:“带书做什么?你准备带的那本书中讲的是什么呢?”她儿子一边鄙视一边讲那书是讲匈奴的,是和新疆有关的……
在整个21天的旅行中,不管到哪里,杨老师都不会跟孩子提写作的事儿,但她每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景或者事儿,都会问他儿子,他儿子会巴拉巴拉讲一堆,她只负责认真听,负责惊讶,负责赞扬!
到了晚上,她会问她儿子:“你觉得老师和同学想不想知道我们来过的这些地方,想不想知道你跟我讲的那些知识?你可不可以把它们写下来,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她儿子便屁颠屁颠地写了下来。
等21天旅行结束后,别说暑假需要上交的作业,哪怕是需要交一部微型小说,她儿子也能根据每天的日记迅速整理完成了。这就是杨霞老师所提倡的“及时有效地转换”。
写到这里我在想:很多外出旅行的的行程都会安排得较满,白天可能也会遇一些计划外的事情,孩子到了晚上估计会犯困不愿意写字,家长可以在孩子每一次讲解的时候,都打开手机,悄悄将孩子说的话录下来,当天晚上若是有时间和精力,可以让孩子根据录音整理文字,当天若是太累,可以留在旅行结束的时候再和孩子一起整理成文字。
回想了一下,几乎每一次带孩子旅行,我都是这样的,所以,现在问我儿子对已经去的哪些地方印象最深刻,他只记住了四岁时去的鸣沙山,其余的地方他都称不记得。因为去鸣沙山的时候,他只有四岁,我没有给他布置任何“作业”,只是单纯地玩儿。
等疫情结束后能再次带孩子旅行,我一定尝试一下杨霞老师的做法,就算是她的方法不适合我的孩子,我也不会再在旅行中,每天盯着孩子“写日记”了,这也是《不抢跑也能超越》这本书带给我的新启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