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的门卫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型行业。
六七十年代是中小学校是安全的。那个时代,经济落后,缺衣少食。能上学是非常高兴的事。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播文明的圣地。坏人是不敢踏入学校,闲人是羞于进入学校。教师是圣贤之人。读书人,人人自重,人人尊重。上小学、上初中时,记忆中上课期间,校门永远是畅开的。没有门房,没有门卫。如果有的话,就是学校内给师生做饭的大师傅。门,白天开着,夜间关闭。我上初中的那个学校,老师们养着一只黑狗,就是最尽责尽心的“门卫”。有一天,我发现:“门卫”拴在教师食堂边,吃饱了静静地睡着。见了学生,看一下,不乱叫乱咬,倒头又睡着了。我想,可能是养精蓄锐,准备晚上巡逻值勤。
八九十年代学校出现了门卫。有的门卫是学校的工人,有的是因特殊不原因不能上课的教师,有的是学校从周围找回来的中年人。说门卫,实际上就是学生上学时开门,学生放学时关门;教师外出时开门,教师返校时关门。门卫睡在门房,吃在门房,生活在门房。白天晚上好像就一个人。两个门卫的话,可能轮班。开关校门是他们的第一职责,第二职责就是防打砸抢进入学校,第三职责就充当收发室功能:收信发信、收报纸发报纸。学生们私下里叫:看门的。有点看不起,不尊重之意。当然,有的门卫也会把小权大用,听话的、有礼的、嘴甜的、会来事,迟到了也可趁无领导时偷偷放进学校,免去学校通报批评之痛。校长、老师很少到校门口。我父亲说:三流校长站门口,二流校长抓质量,一流校长会赚钱。不知从哪里听来的。
2000年后,学校门卫力量得到强化。当时,学校安全形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学校安全面临众多挑战,安全管理纳入了学校管理之中,放在了校长的心上。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小组,形成校长领导、门卫为骨干、教师为辅助的安全管理队伍。门卫的力量进一步强化,增加了门卫力量,完善了门卫职责。门卫白天管好门、守好门,确保校门口100米左右不出事。
进入新时代,门卫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门卫着安保服(后来又改为保安服)佩橡胶棒电警棍挂牌上岗。门卫室设施设备更加完善,视频监控、一键报警、政府配警全霞盖,防暴器材一应俱全。上下学时,门卫在校门口,学校领导、教师在校门口,有时公安干誓也来到校门口。人人要安全,时时保安全,人人管安全,成为社会的共识。校园巡视智能化、机动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了历史新高。
保安全保稳定保发展成为了校长工作的重要任务。安全和发展成为了校长的两件大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