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爸爸,上完了初中,也仅仅识文断字而已。其他长辈、亲戚朋友中没有初中毕业的。从小学到中学,没有耳濡目染,没有吹逼作业,除了课本之外的书,都没见过。至于小学的时候,听说过什么书,童话故事、神话,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等,印象里都没听说过。初中高中,也没怎么完整地读过什么大部头的著作,或者文学名著。想读,也没有多余的资金购买,更没有更多的时间从备考中匀出来。至今,这些大部头的书也没完整读过几部,多在大学的图书馆里翻看浏览,或者现在通过手机软件加到书架上,打开了目录,翻看了几页,便再也没有完成阅读。
所以,每当听到周围的朋友讨论某部著作、某位作家的时候,我就本能地保护性的缄默不语。但是,这段期间,书本上的文学作品选段和介绍,让我对那些著名的作品有了了解。这些选段和介绍,就像种子一样在我心里生根了,涂抹不去,埋藏不了。
那时候,最喜欢朦胧的现代诗,喜欢一个人诵读,体悟诗里绵绵的情感;还有铿锵的边塞诗,让人每每热血沸腾,想回到那个年代,看铮铮铁马,赏孤烟落日。
还记得,读的第一本书,是一个关于哲学的虚构小说。那是高中时的一个室友加入了一个读书会,读书会的名字不记得了,室友好像姓康,做了一个学期室友,分班后就很少联系了,所以名字记不太清了。多年以后听人说,他学了男护。虽然早已记不起那本书的故事,但是,他的那本书打开了我哲思的喷口,我突然开始学习思辨了。
还记得高中时买了一本盗版的白色封装的百年百篇经典散文。每当心情忧郁时,翻看一下,就会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本书也没有完整读过,只记得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少年中国说》,曾反复咂摸。随如此,在高中的时候这本书却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其他的书,除了课本和老师要求,印象中似乎就没怎么主动读过了。
再后来,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大一的时候,在学长的推荐下,读了路遥《平凡的世界》,几天考完,夜里躲在被窝里感动的我哭得稀里哗啦。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影响,甚至左右了我大学四年的生存状态。读着里面的故事,在少平身上看到的,满眼都是自己的影子。少平最后的归宿,让我认识到,人生不过平淡到老,不负内心。但是,大学毕业后一段时间,反观自己的大学四年。那时的我,是一个从偏远农村来到上海的土娃,骨子里是自卑与恐惧,却又没有勇气走出这种恐惧。终了四年,我都没有打开自己的心扉,没有人走进,也没有人向任何人敞开。而大一读的这本书让我的心更加封闭。
大学里可以图书馆徜徉。我饶有兴致的翻阅了高中教科书中提到的重要著作。可是,每当打开,却又无法深入阅读。后来,自己买了《狼图腾》《家》《春》《秋》等等来看。哦,大学里,我买《南方周末》比较多,对这个报纸情有独钟。后来,工作了,买的书就多了起来,但是除了专业需要的,其它闲书真正看完的确不多,看完的有基辛格的《论中国》《三国演义》《活着》《走向辉煌》,更多的是初觉有兴趣,翻开来看几页,就索然无味。
总的来说,感觉阅读还得主动去读,还得靠兴趣,还得对自个儿的味儿。不然,很难读得下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