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首都党校特色的科研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科研工作是党校教育的基础,事关党校长远发展。新时代赋予党校新使命,做好党校工作,必须推动党校科研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好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近年来,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明确科研架构、健全科研制度、用好“第一资源”、拓展科研协作,科研能力显著增强,优秀成果不断涌现,学术平台影响力得以提升,形成了具有首都党校特色的科研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党校姓党,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一切教学科研活动都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校(院)科研牢牢聚焦首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积极承担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党校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作用,组织教研人员以“北京市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名义在“三报一刊”共计发表理论文章160余篇,较好地完成了市委赋予的研究阐释任务,有力彰显了首都党校理论阵地和思想高地作用。
明确科研架构,发挥集聚效应。坚持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动构建学科体系为目标,努力完善顶层设计及交叉融合机制,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建设。一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政治学等14个学科为基础,以“党”字号、“马”字号、“京”字号3个学科架构为主体,以搭建“联合研究平台”和“交叉学科研究平台”为突破的“一体两翼”科研架构。二是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加大科研项目组织化申报和研究力度。通过建立“学校、教研部、教研室、个人”四级联动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发挥项目申报“团队协同”作用,有效融聚了科研整体合力。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数量均达到近10年最高值。三是积极推进“京”字号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校(院)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系统优势,先后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汇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教研人员集体智慧,启迪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展现了首都党校科研的独特价值与鲜明特色。
健全科研制度,夯实制度保障。坚持宏观引导,加快科研制度创新完善步伐,修订和制定出符合党校特色的系列管理制度。一是编印了“科研工作和成果辑录”“科研制度汇编”。对包括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学术平台、基层党校业务指导等方面的全域科研活动进行系统管理。二是创新激励机制和评价方法。营造健康科研生态,努力构建具有党校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大科研政策宣讲普及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多频次针对新施行的“一流的科研水平建设行动计划”“科研工作量规定”等制度作出提示提醒,切实发挥好制度导向作用。三是落实新的科研工作量计分办法。在职称评聘、职级递补、人才推荐、岗位人员激励等表彰评价方面向科研计分突出的人员倾斜,有效调动教研人员积极性,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
用好“第一资源”,激发人才活力。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学科学术带头人优势,积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2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