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主题党课讲稿:从时代、理论、价值维度领悟xx的“青年观”
一、时代维度: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观”的形成条件
(一)国际层面
第一,意识形态斗争加剧。一是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冷战时期,美国为了瓦解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制定了“超越遏制”战略,并利用价值观渗透、贸易封锁等手段,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国家,企图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十条诫令》,意在通过西方价值观和文化的渗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青年,并且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各种矛盾,通过虚假的信息,攻击无产阶级执政党,最终达到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从外部原因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是西方国家推动的“和平演变”;从内部原因看,以苏联为例,苏联共产党内部形成了特权阶层,他们脱离群众,养尊处优,腐败成风,更重要的是,他们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放任意识形态多元化,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嚣尘上。
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在继续推动“和平演变”,他门将“和平演变”换了件外衣,变为“颜色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帝国主义说,对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讲得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现在算起来,在校高校学生大概就处在第三代、第四代这个范围,以后还有第五代、第六代以及十几代、几十代人的问题。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我们一定要警醒!”
当前,全球化进程增进了各国思想文化的交融,增强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拓宽了广大青年的眼界,但也加剧了不同文化与思想之间的交锋。这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可以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从经济层面看,经济全球化有利的一面是让我国的商品出口更加便利;不利的一面是美国可以通过“美元霸权”,控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还会通过商品,让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从被动接受其消费文化,到模仿其消费方式,再到逐步接受其消费观念、生活理念、价值观念。
从文化层面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全球化进程,大力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把“文化全球化”变成美国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同质化”,逐渐实现“文化西方化”“文化美国化”。
从政治层面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强势的话语权,大力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进而迷惑发展中国家的青少年。
1988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2019年,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A&M大学(德州农工大学)进行演讲时毫不避讳地说:“我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局长。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美国政府一直没有放弃颠覆中国政权。
二是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202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日常交流的主要平台。同时,网络空间作为信息传播、知识交流、文化互动和政治表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阵地。可以说,网络世界的意识形态斗争所争夺的重点就是青少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网络“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
第二,人才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源。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2013年,欧洲议会通过“地平线2020”计划,欲用1000亿欧元推动未来7年欧洲研究与创新,重点开展信息通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清洁能源、绿色运输、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2016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提出未来10年,日本将大力推进和实施科技创新政策。
2020年,美国国会两党合作的中美科技关系工作小组发布了一份政策报告《美国的科技竞争新战略》,意在为美国政府提供宏观的政策目标与具体的咨询建议。2022年,美国出台《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共1000多页,涉及价值约2800亿美元,主要包括两大计划,第一个计划是半导体行业资助计划。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为企业提供价值240亿美元的投资税抵免,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第二个计划是科研资助计划。在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主要流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商务部和能源部等机构,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同时,该法案还指出,要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三步走”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科技竞争的根本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
2019年,首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召开。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时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的未来在青年。开展科技人文交流,推动青年创新合作,是各国共同愿望。
青年已经在大国竞争中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这样的青年英杰数不胜数!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
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曾感慨,中国航天最令人感到害怕的,不是它所取得的像载人航天工程这样的伟大成就,而是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二)国内层面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青年担当。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中,青年是关键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于复杂的文化与思想交流交锋的环境之中。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中国青年担当!
第三,中国青年面临着难得的人生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陕北的7年,习近平同志经历了“五关”的历练——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
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第12期《全国新书目》杂志上发表了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同志在这篇文章中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可以说,在陕北高原的知青岁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地方工作期间,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样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形成的重要支撑。比如,1983年3月29日,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新闻报道——《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招贤纳士,博揽群才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这篇新闻报道记叙了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为当地发展破局开路。
1990年3月,时任xx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从政杂谈》中提出青年干部四忌:一忌急于求成;二忌自以为是;三忌朝令夕改;四忌眼高手低。
2004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成才必须先学做人》一文中指出,“孩子要成才,必须先学做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青年的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全局中,把青年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激励青年勇担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通过讲话、座谈会、回信等多种方式表达对青年的关心与期望,鼓励青年敢于追梦。
二、理论维度: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一)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青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xx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从二〇二二年到二〇三五年,现在的青年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从二〇三五年再到本世纪中叶,你们年富力强,将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担当重任”。
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019年,首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召开。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时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的未来在青年”。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二)青年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第一,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xx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1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