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籍读后感100字(历史书籍读后感400字)

历史从未远去 ——读王月明长篇小说《西路军转战甘州》有感

刘玉花

巍巍祁连山,留给世人最多的认知,大概是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出征西域的历史,或许还有驼铃声里张骞出使西域的记忆。可在历史的烽烟中,这座层峦叠嶂的山脉,还曾留下过红西路军将士不朽的足迹。他们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用满腔热血和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为这座绿色山脉撑起了铁骨脊梁,为涛涛黑河注入红色血脉,就在名为甘州的小城里,传颂着太多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甘州作家王月明,在经过大量史料考证后,花费半年时间和心血,为世人呈现了一部《西路军转战甘州》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全篇以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在河西走廊向西挺进的革命征程为主线,以祁连山区一处名为大野口峡谷的窑户和窑工的生活为副线,巧妙地谋篇布局,不惜14万字高度展现了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悲壮历史!同时颂扬了家乡老百姓默默支持红军部队,不怕受牵连、不怕牺牲,以不同方式帮助红军作战、拥护共产党主张、参与革命的爱国情怀。

历史书籍读后感100字(历史书籍读后感400字)

《西路军转战甘州》,这是我完完整整、认认真真读完的第一部战争题材历史长篇小说。虽然自己看过不少小说,但因兴趣爱好所致,选书时从不偏好此类书籍。而这部小说,颠覆了我一直以来的读书偏好,因题目关键词落点是在我的家乡甘州,便兴趣横生捧书而读了。

在这之前,虽然也了解一些地方的战史,但大多是通过看电视了解到的。至于对家乡战史的了解,自然是会多出一些渠道,比如时不时会听到身边人讲一些西路军的故事,也有过参观附近红色基地(比如高台烈士陵园、临泽王家庄红色基地、肃南石窝山分兵遗址等)时,导游讲述的片段记忆,然而读完《西路军转战甘州》这篇尊重历史、本着还原事实的长篇小说后,才感觉自己对家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家乡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了全新的认知。从内心来讲,似乎才配得上,对生活了半辈子的家乡说一声“我也是甘州的一员。”

小说以张掖境内祁连山区,一位姓“池”的窑户,营救落难红军的故事为楔子,以窑工们每天下班后的工余生活为铺垫,一步步展开了故事的延伸。小说中先后多次描述了窑工们喝酒、猜拳、玩象棋、耍牛九等这些纯娱乐活动画面,同时也对窑工们喜欢翻看《西游记》、《水浒传》、念唱宝卷、关心和议论政治时事的这些消遣方式做了铺垫,在我看来,这些文字的渗透,不仅让小说故事情节中,层层推进的一场场战事氛围,显得不再那么沉重和阴云密布了,而且丰满了小说的血肉,同时暗暗拔高了窑工们的思想认知和人生境界,为后文中各自所完成的使命打好了基础。由此看得出,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和巧妙的情节设置内功,非写作功底浅薄之人所能及!

历史书籍读后感100字(历史书籍读后感400字)

在读到小说中有一段念唱宝卷的情节时,让我思绪连连。记得还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年放寒假,我随爸爸去了高台老家。由于老家是山区地带,当时那里条件非常差,吃水要从涝池打冰,然后化开经过沉淀才可以做饭,而且家家基本上都没有蔬菜,包括白菜、洋芋和萝卜这些都没有,每顿饭基本都是白水面条。也还记得当时老家的村子里没有通上照明电,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是靠点着煤油灯或者香油灯照亮。就在这微弱的灯光下,女人们会眯着眼穿针引线做针线活,男人们会聚在一起聊天说笑打发无聊时光。

老家的亲戚偶尔也会请来“念卷先生”热闹一番。提前会把热炕烧烫,屋里加上火炉子,炕上摆放一个方形小炕桌,桌子上备好热气腾腾的糖茶,然后念卷先生会四平八稳地坐在热炕上,就着灯光翻开陈旧发黄的手抄本卷书,一场念唱宝卷的娱乐活动就开始了。还记得那位念卷先生是很有文化的人,因为当时我看了看卷书,大多都是繁体字,有很多字我都不认识。记忆当中念卷先生有悲音也有喜调,或念或唱抑扬顿挫反正极具感染力。我们这些被吸引来的善男信女们,都团团围坐在炕桌周围,虔诚地侧耳聆听着,时不时还要学着他们,配合念卷先生念佛接声。就这样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河西宝卷这一说唱文学,而今它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历史书籍读后感100字(历史书籍读后感400字)

读完这篇小说,其平齐之处绝非仅此一处,文中详尽描述的煤窑开张时跳秧歌的场面,相信在你读完之后,也一定会在眼前浮现出,每年正月里看秧歌的画面。所以我不得不说一说,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一句话:通过阅读文字,如果能够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一个熟悉的画面,这就说明这篇文章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代入感!应该说这句话放在本篇小说,也是毋庸置疑的。

《西路军转战甘州》这篇小说,语言朴素,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正能量足,读完有一种厚重感。作者尊重历史, 依照战争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和事件的因果关系,呈线型延展,将发生在张掖境内的一场场战事徐徐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小说先后讲述了甘州中心县委的成立、高台城陷落、临泽保卫战、西洞堡大捷、龙渠会议、二战三战倪家营子、石窝山分兵、兰州张掖解放等战争历史,同时又穿插了多件人物故事,详细讲述了智斗马匪的女红军、池窑户三次援助红军、贺家两兄弟参军打战、孟学儒舍身救红军的光辉事迹,每一个故事都让读者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出自家乡的这些英雄前辈们的敬仰,以及自己坚定的人生立场。

《西路军转战甘州》这篇小说文化元素丰富,可读性强。涉及到的文化元素,除了知名度较高的《薛仁贵东征》、《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甘州宝卷》等河西名卷;还有诙谐幽默、滑稽逗趣的《小媳妇回娘家》、《小放牛》、《割韭菜》、《珍珠倒卷帘》、《摘棉花》等甘州小调;有宛转悠扬酸溜溜的“五哥穿的一身青、小妹妹好像一根葱”类似内容的情歌;也有“太阳出来泛红霞、黑河流水翻浪花、高台来了共产党、人民分粮喜洋洋”充满喜悦氛围的山歌;有“红军恩、红军情,红军对咱像亲人;腊月寒冬村外住,宁可受冻不扰民!”这种浅显易懂能贴在人心坎上的狗皮膏药:还有“万里丝路通西域,千年古城距河西”这种笔调深奥、介于诗文之间的《张掖赋》。

历史书籍读后感100字(历史书籍读后感400字)

同时,小说还涉及到了家乡的其它一些元素,如小麦、小米、土豆、羊皮这些地方特产,救助过红军的面饼子、米糕、大肉面条等特色面食,同时作者还不忘勾勒和描绘家乡蓝天、白云、草原、森林、牛羊成群、高山流水的旖旎风光。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奠定了小说的真实性基础,同时也很好地向外推介了家乡的美食美景,宣传了家乡文化。

《西路军转战甘州》是一部讴歌时代奋进、赞美人民群众、讲好甘州故事的红色作品。正如文末所述,祁连巍巍送忠魂,黑河涛涛映青史!中国工农红军在征战甘州的历程中,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红色故事,口口相传;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祁连巍巍血色红,他们融入了历史,他们化作了山峰。因为他们,我们倍感人生的自豪,因为他们,我们也倍感人生的艰辛与责任!

(作者简介:刘玉花,笔名:知足常乐。一位热爱学习的退休职工,喜欢文字,曾有新闻稿件、现代诗、散文、短篇小说发表于纸刊和网络平台,近两年自学了新媒体写作和短视频制作。)

历史书籍读后感100字(历史书籍读后感400字)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