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社会工作部2024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力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平安*建设根基。一是着力推进专项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组建市、县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覆盖搭建人民调解组织“一张网”,实行集约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推行信访代办制,实现“最多访一次”“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接待”等制度,累计受理信访事项*万件次,化解率*%。二是不断强化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政策落地落实,为全市*名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落实职称待遇。加强社区工作者“头雁”工程,按照每*名社区工作者配备一名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每*—*名社区工作者组成一个党建联盟,推动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力度,全市新当选的*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名。三是全面提升社区法治建设水平。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基层司法所建设切实提升维护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方案》,从配齐配强、优化服务、深化管理、保障到位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全面落实社区矫正机构设立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健全社区矫正机构党委和理事会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市共培育法律明白人*万人。
(二)聚焦重点群体,探索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一是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创新建立“市级孵化基地+县级孵化站点”的孵化模式,通过专题培训、供需对接、综合评估、跟踪指导等方式,为社会组织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孵化支持。2024年,全市新增社会组织*家,其中新增社区社会组织*家,新增乡镇(街道)社工站*家。二是深化“双百工程”项目建设。围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一社区一方案”原则,为全市*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每个安置点确定了一项特色帮扶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调研分析、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志愿服务等服务活动*余场次,受益群众达*余人次。三是创新开展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综合机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精神卫生社会救助服务等服务管理新模式。以*区为试点,率先推出“精神障碍患者之家”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补助、区财政补贴和公益慈善捐赠等方式筹资*万元,建成*家“精神障碍患者之家”,有效缓解了精神障碍患者救治难题。
(三)突出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坚持应保尽保、按标施救原则,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024年,全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元;临时救助平均救助水平达到*元/人·月以上。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万元,惠及困难群众*余人次。二是稳步提升社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落地实施,深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乡镇村居开展集中宣传行动,引导更多群众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形成人人参与社会保障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万人、*万人、*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万人。三是不断完善“党建+信访”工作体系。建立市、县两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政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机制以及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实施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和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推动部门入驻、“室组地”共建和干部下沉一线等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2024年市本级共受理信访事项*件次,已化解*件;县市区共受理信访事项*件次,已化解*件。
(四)强化政策研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一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探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征、协商民主优势;实践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研讨慈善事业发展,调研社工站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等。二是加强部门内外合作和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1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