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加快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支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就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牢牢把握五个方面。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必须深深扎根于产业发展的土壤,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当前,应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制造强国等战略任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把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融会贯通起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工业现代化水平决定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工业的主体,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和发展好完整产业体系,推动要素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集聚、政策措施向先进制造业倾斜、工作力量向先进制造业加强,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强调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特别是有的国家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给全球产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挑战。要强化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加强斗争精神,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优化升级,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充分释放我国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构建形成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新型工业体系,以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当前要加快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对产业体系全方位、全链条改造,赋能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全面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要部门,我国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70%,是实现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厚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态底色。
二、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大国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各种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国内工业总体上仍然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极大改变了生产方式、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并催生新产业新赛道,使产业体系发生系统性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主要特征是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将深刻改变全球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面对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赛道,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战略规划,瞄准重点领域实施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和长期积累,我国已在部分关键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当前,要紧紧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二)大国博弈日趋激烈深刻改变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
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地缘政治等影响持续发酵,非市场因素对经济全球化形成巨大冲击,全球产业链布局由成本和效率导向转向更加重视韧性和安全,呈现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等新特征新趋势。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制造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繁荣、保障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吸引实体制造环节回流。一些新兴经济体凭借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密集出台政策,大力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保持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难度加大。对此,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在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
(三)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由大变强的战略关键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逐步构建起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能力强的现代化工业体系。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接近40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31.7%,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30%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10137.html